2023-11-21 10:17:02
在河網密布的臨平區運河街道新宇村,李國敘正在自己的“李伯伯家庭農場”里和工人們一起忙著挖藕和捕捉甲魚。年近七旬的李國敘從未想過,他的一畝三分地有朝一日也能成為“網紅”——每逢周末,驅車趕來農場參觀游玩的游客一撥又一撥,同時,農場今年還被評為“臨平區鄉村工匠示范基地”?!俺鋈Α钡拿卦E是什么?李國敘坦言:“就是‘綠色’?!?/p>
走進李伯伯家庭農場,放眼望去,清波蕩漾,宛若一幅秀美田園畫卷??蛇@里幾年前,還是又臭又黑的魚鱉水產養殖之鄉?!凹壹覒魬舾愫隰~養殖,把環境給嚴重污染了?!?/p>
改變源于2014年的整治?!捌鋵嵨覀凁B殖戶心里也知道,要為子孫后代的環境著想,養黑魚不會是一條長久的發展路子?!崩顕鴶⒄f,作為最早養殖黑魚的農戶之一,他更有責任和義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來改變現狀、作出表率。后來,李國敘關停了黑魚養殖場,嘗試“藕鱉套養”模式,拓展立體種養生態農業,開始探索農業發展轉型新路徑。
“原本養黑魚每畝利潤大概在6000—10000元,現在用套養模式,不僅可以賣甲魚,還可以賣藕帶、蓮藕和蓮蓬,一年的畝利潤可以達到12000—15000元?!鞭D型成功后,李國敘又成了該村最早種荷花、開展藕鱉套養的養殖戶。同時,先富帶動后富,他也開始大力推廣套養模式,組織周邊農戶開展了30多場次經驗分享會,口口相傳好經驗,擴建“共富”生態圈,周邊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5萬元左右。
具有“敢拼肯干、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的李國敘,在走綠色高效生態農業之路上,從未放慢過腳步。2020年,李伯伯家庭農場又引進了“跑道魚”生態養殖模式?!巴葪l件下,與常規魚塘相比,‘跑道魚’平均每畝產量增加了75%,不僅提高了收入,還為現代農業裝上了‘數字引擎’?!崩顕鴶⒄f,未來,他將繼續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向,利用“自然能源+設施農業”打造低碳農業模式,為加快農業綠色轉型、鄉村生態振興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