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0:25:19
世界影像,麗水坐標。在18年內舉辦十屆麗水攝影節,麗水攝影真正從中國走向了世界。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p>
2022年11月17日—21日,世界攝影大會在麗水隆重舉辦,宣告著這座正在崛起的“國際攝影名城”,用攝影之力打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文興麗水、挺進共富”,體現在每一張照片里,隱藏在每一段有關麗水攝影發展的歷史中,充分展現著美麗麗水、幸福麗水、開放麗水、文化麗水的勃勃生機。
麗水攝影“N”個第一次“出圈”
數百幅攝影作品在國際各類攝影比賽中奪獎,超千幅作品在國家級攝影比賽中獲獎……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麗水攝影一直以來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當代的麗水攝影文化發端自上世紀70年代末,吳品禾、初小青等8位酷愛攝影的年輕人成立了“閃光影會”。1980年,“閃光影會”舉辦了一期攝影培訓班,被后人稱之為麗水攝影的“黃埔軍?!?。麗水開始逐步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攝影人。
小故事彰顯大格局,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視角見證新時代。1980年,初小青“偶遇”白鵝突襲,用海鷗相機“咔嚓”一張《影途遇敵》,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攝影“亞洲文化中心獎”。麗水攝影家首度在國際賽事中獲獎,麗水攝影自此在國內外“出圈”。
1999年,麗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首個“中國攝影之鄉”。自此之后,麗水攝影沖出中國,挺進世界的步伐變得不可阻擋。2003年,中國第十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在麗水舉辦,這也是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首次走進地級市。
兩次成功的辦節辦展經歷,讓麗水攝影節的“橫空出世”變得水到渠成。2004年,麗水市人民政府獨立舉辦首屆麗水攝影節。前后18年、十屆的麗水攝影節正式啟幕。
在2005麗水攝影節,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香港大公報等20多家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人民網、新浪、網易等各大網站的“極速曝光”,讓麗水這座偏居浙西南一隅的山城,因攝影節而聲名鵲起,享譽全國。
2007年,中國第一家攝影博物館開館,《麗水攝影》雜志創刊;2009麗水攝影節被《中國文化報》評價為“開啟策展人時代的攝影節”;2011麗水攝影節首次組織專家見面會;2013麗水攝影節提出了“首展制”。麗水攝影節一屆一個腳印地在中國攝影版圖上“N”次“出圈”,并在之后的每一屆麗水攝影節上都在尋求新突破。
而在世界攝影人、策展人眼中,麗水攝影節與時俱進,正朝著學術性、國際性、群眾性、品牌化的方向不斷邁進:2004年至2007年,麗水攝影節以沙龍攝影為主;2007年起,紀實攝影和觀念攝影走進攝影節;2009年,攝影節由沙龍性攝影節,向學術性攝影節轉變;2013年起,攝影節呈現出學術主導與大眾參與兼容并包的形態。
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人也將麗水這座攝影之城推介到全球。因為攝影節,來到麗水的攝影人將鏡頭對準了山水田園、生活原貌、人間萬象,一切美的景象、生活情趣、人間煙火,促使他們記錄下麗水無數的美麗瞬間。
2006年11月,《聯合國特刊》封面發表了一幅極具中國特色的攝影作品——《坐在漁船上的漁家女》。世世代代生息于甌江沿岸的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漁家女臉上洋溢著甜美的笑容,詮釋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本土攝影家毛進軍,在松陽四都拍下農村婦女挑蘿卜下山場景的作品《出山》,讓種在深山里的蘿卜開始走俏。此后,他一手創辦了集攝影、休閑、娛樂、餐飲、住宿于一體的寨頭攝影休閑園,成立全市首家攝影文化產業基地,在這里誕生的攝影佳作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