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12:26:32
縉云縣龍坑村的2000畝山坡茶園里,一壟壟的黃茶透過秋日的雨霧,漾起裊裊茶香。日前,浙江省科技特派員韋康、李強又來到茶園,每個月他們都會來兩三趟,為的是進一步篩選高TGGP的茶樹資源,用于培育TGGP含量更高的黃茶品種。
TGGP物質是縉云黃茶中富含的一類特殊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等功效,但在普通黃茶中含量較低(<0.2%),如今經過特殊的栽培和加工工藝,縉云成功培育出了TGGP含量高的黃茶,在頭茶中含量可以達到1%,更高的能達到1.5%以上,溢價超過45%,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黃金茶”。
2006年,農業科技人員在縉云上湖村茶園首次發現黃化單株,之后經過培育,縉云黃茶“中黃2號”通過省級品種認定。2010年,在縉云縣委、縣政府的推動下,縉云黃茶規?;N植,并得到快速發展,如今全縣種植面積達1.35萬畝,產值超1億元。
大源鎮龍坑村,曾是縉云最偏遠、貧困的山村之一。2018年,大源鎮龍坑村黨支部書記鄭國楊流轉了村里928畝閑置荒山,種上了600畝縉云黃茶,并注冊了茶葉公司,以“龍頭企業+科技示范園+小農戶種植+專業示范村”的模式建立黃茶生產基地。韋康和李強都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研究專家,研究縉云黃茶多年。在他們的科技助力下,縉云的黃茶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從一棵單株育成一個品種,繼而培育形成一個特色產業,這是一個非常不易的過程?!表f康介紹。從2012年下派到縉云做科技特派員開始,十年來,韋康走遍了縉云各個主要產茶鄉鎮,為茶農提供各種技術幫扶。在縉云黃茶2.0的技術研發中,韋康和李強發現了TGGP物質,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培育,今年成功培育出TGGP含量高的新品種黃茶。
新品種黃茶的零售價達到了每斤1.1萬余元,比改良前的黃茶品種足足增加了3600元?!敖衲晡覀兓氐狞S茶供不應求,銷售額有2000多萬元。我們村從過去的貧困村變成了‘縉云黃茶第一村’!”鄭國楊驕傲地說。
如今,縉云黃茶已從一棵小小單株壯大為一條特色富民產業鏈,帶動了當地茶農致富。當年鄭國楊發動村民一起種黃茶,村民鄭子友是第一批跟著種的茶農,他家的12畝縉云黃茶今年效益可觀,賣完一算賬,有18萬元,“比去年還多5萬元哩!”嘗到甜頭的鄭子友不僅在村里種,前兩年還到仙居縣安嶺鄉承租了7畝地種茶。
如今,“縉云縣黃茶特色農業科技園區”已成功入選浙江省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