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20:28:27
“家鄉河流的環境越來越好,吸引了一大批釣魚愛好者前來垂釣,帶動了家鄉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比涨?,談起河道經營權改革,青田縣章村鄉吳村村干部王水平一臉興奮地說。
距離青田縣城60多公里的章村鄉,青山環繞,碧水相伴,成群的石斑魚在河底暢游。如此優質的水資源背后,與青田河道經營權改革密不可分。
水生態環境改善是“五水共治”工作的關鍵,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政府投入大、執法監管難、群眾參與少和自我管理不到位等難點、堵點。為切實改變這種現象,2014年,青田縣借助“五水共治”東風,大膽探索,在全國率先探索河道經營權改革,實施“包河到戶,以河養河”,不僅拓寬了保護水環境渠道,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讓“河道綠水”成為“共富活水”。
作為青田河權改革試點鄉鎮,章村鄉21.99公里河道承包到戶,涉及到8個行政村,平均每公里河道年收益可達2—3萬元,村集體收入可達57萬元左右,其中每年每個村經營性收入達5萬元以上,每年還可為政府節約保潔經費10多萬元。
現如今,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到河權改革中來,將河道與自身收益掛鉤,河道環境、農產品增數、村集體經濟盈利得到了很大提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河權到戶,點水成金”。過去一年,章村鄉依托優質水資源,每年吸引前來垂釣游客達1萬人次以上,直接收益55萬元以上,直接帶動游客5萬人次,間接帶動旅游收益160萬元。
同時,河權改革有力促進生態休閑旅游發展,吸納社會資本發展農旅融合產業。章村鄉在河權改革河道沿線建設“紅美人”園、蓮藕園等特色產業基地,吸引麗水久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入駐,撬動社會資本近1000萬元。通過河權改革,章村鄉形成了政府、村集體、承包戶以及村民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隨著河權改革的日益成熟,青田創新探索農村河道使用經營權抵押貸款,根據河流大小、開發利用價值等因素對河道進行價值估算,讓貸款資金用于河道生態修復、村集體經濟增收、農業生產經營等活動,打通GEP向GDP直接轉化的金融通道。
2020年,青田縣向吳村村發放了全省首本水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證書和20萬元“河權貸”,提升了開發經營河道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為當地農戶創收創造了機會。
“最初是抱著整治家鄉環境的想法回來,當時恰好趕上河權改革,于是就組成8到15人團隊,籌集了100多萬元,承包了家門前的小溪。經過一番努力,小溪變得越來越干凈,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還帶動了旅游業,吸引了不少釣魚愛好者?!鲍@得“河權貸”的吳村村民王福庭說。
截至目前,章村鄉共獲得河道使用經營權項目銀行貸款授信500萬元,為農村河道使用經營權注入“金融活水”,有效解決了河道承包主體融資難問題。
“推行河權改革,通過‘以河養河’的良性循環,既保障河道生態,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民們也跟著富了起來?!闭麓遴l相關負責人說,章村鄉將全面總結相關經驗,全面做好做活水資源、水經濟、水文化三篇“水文章”,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鄉村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