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09:51:01
1月21日下午,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結果揭曉,云和獨山西周土墩墓群榜上有名。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每年舉辦一次,在業界素有“浙江考古奧斯卡”的美譽。
獨山西周土墩墓群遺址位于云和縣元和街道霞曉橋村獨山自然村,地處浮云溪支流云壇溪以東的一處自然山崗的西坡和南坡,面積約9萬平方米。地表采集較多印紋硬陶、著黑陶、黑皮陶和原始瓷,年代屬夏商至西周,但未發現文化層。
為配合云和縣獨山文化村項目建設,需對獨山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22年9月至12月完成清表工作,清表范圍約6萬平方米。2023年2月至4月完成墓葬清理工作,批復發掘面積375平方米。
土墩墓群發掘共清理西周時期墓葬38座,基本為土坑石床墓,部分墓葬仍保留1米左右深的墓坑,另有少數墓葬殘存有一定高度的封土,由此可確認獨山主要為一處西周時期的土墩墓群。
獨山西周土墩墓群分為北崗、南崗和南北崗之間三片。其中,北崗清理墓葬21座、器物堆9處,南崗清理墓葬12座、器物堆24處,南北崗之間清理墓葬5座、器物堆4處。
據介紹,獨山的土墩墓隨葬品以青銅器為主,原始瓷少見,應為低等級貴族家族墓地,明顯等級高于2022年發掘的作為平民家族墓地的門前山,顯示云和西周時期已經有了顯著的社會分化。
獨山西周土墩墓群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化現象,出土青銅器或墓坑較大的墓葬主要位于北崗墓區,其余墓區則少見青銅器。顯示北崗墓區的墓主地位較高,可能代表著低等級貴族家族。而南崗和南北崗之間則代表著平民家族。另外,獨山遺址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地處盆地與甌江干流交界處,扼守云和盆地的出口,頗為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