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2:50:31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
麗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是全省陸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境內90%以上的面積是山地,位于洞宮山脈的黃茅尖是長三角第一高峰。麗水是全國32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是華東重要生態屏障,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不僅擁有百山祖冷杉、百山祖角蟾等麗水特有種,也是九龍山榧、景寧玉蘭、甌江小鰾鮈等眾多物種的模式產地,物種多樣性居浙江全省之冠,被稱為華東生物王國。
麗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多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8次到麗水調研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核心戰略,以堅如磐石的定力守護好綠水青山,一以貫之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物種和遺傳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為介紹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理念與實踐,特發布本白皮書。
一、麗水是華東重要生態屏障和生物王國
?。ㄒ唬┥鷳B系統多樣性
麗水是華東重要生態屏障。麗水境內90%以上的面積是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擁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573座,1500米以上山峰244座,是甌江、飛云江等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位于洞宮山脈的黃茅尖是長三角第一高峰。麗水境內分布有甌江、錢塘江、閩江、飛云江、靈江和福安江等眾多水系。山水中有城市,城市中有山水,復雜多變的地形孕育出麗水多樣的生態系統。
專欄1 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
百山祖園區位于麗水市南部,龍泉、慶元、景寧三縣(市)交界地區,規劃總面積503.51平方公里。百山祖國家公園是中國山水畫實景地、長三角生態最高地,是中國大陸17個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域之一,是孑遺植物百山祖冷杉的全球唯一分布區、迄今為止亞洲最古老鋯石的發現地。
百山祖國家公園是甌江、閩江的重要源頭之一,保存了中國東部典型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也是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少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垂直帶譜完整,分布著罕見、大面積的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百山祖國家公園是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珍稀瀕危物種集聚度極高的區域,是我國野生大型真菌種質資源重要分布區。2020年以來,已發現多個全球新物種,包括百山祖角蟾、百山祖多足搖蚊、百山祖老傘、鳳陽巨基葉蜂、黑翅腮扁蜂、麗水麗絲蓋傘等。
麗水主要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占市域面積的86.8%,是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少有的近自然生態系統,其中森林生態系統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占主導地位,森林覆蓋率為81.7%,廣泛分布于全市。人工生態系統則主要以農田和城鎮生態系統為主,占市域面積的13.2%,多聚集在市域北部,沿河流兩岸延伸。
麗水是同緯度地區山地立體氣候特征最為明顯的區域之一。麗水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受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與丘陵山地立體氣候的疊加,形成了麗水獨特的山地草甸,如鳳陽塢、鍋帽尖、雙苗尖等。麗水擁有全省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八百里甌江更是整個濕地資源獨一無二的承載體。麗水農田集中分布在碧湖平原、松古平原、壺鎮平原等三大平原,云和梯田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梯田群?!扒嗵锏爵~共生系統”是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專欄2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青田縣稻田養魚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高山護林保水,半山隨山勢筑田,村民定居于農田旁,山下溪水穿村而過,稻田中養殖田魚,“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觀是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文化內核。
2005年6月,“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8年,青田縣稻魚共生模式獲全國綠色發展突出貢獻獎、全國稻漁綜合種養創新模式特等獎;2020年獲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金獎。青田縣探索把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價值轉化為產業經濟價值,創造出了“一畝田、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青田模式,打通了稻魚共生向農民共富的轉化通道。
?。ǘ┪锓N多樣性
麗水是華東生物王國,物種多樣性高居全省之冠。全市共有維管植物3687種,現存古樹名木54211株,陸生脊椎動物635種,陸生昆蟲2608種,水生生物642種,大型真菌204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8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38種。
麗水是浙江省維管植物最豐富的地區,擁有鳳陽山、百山祖、九龍山等多個植物多樣性高度豐富的重要區域,也是百山祖冷杉、九龍山榧、景寧玉蘭、麗水報春等眾多植物模式標本的產地。全市分布有陸生維管植物223科1207屬3687種,其中蕨類植物41科96屬339種,裸子植物有7科32屬66種,被子植物有175科1079屬328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8種,包括百山祖冷杉、東方水韭、南方紅豆杉、中華水韭等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4種,如八角蓮、柳杉葉馬尾杉、莼菜、九龍山榧、梵凈山石斛、花櫚木、香果樹等。
專欄3 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中國特有種,自然分布于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境內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左右的狹小避風谷地,現僅存野生植株3株。早在1987年,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列為世界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近年來,麗水市為保護百山祖冷杉開展了大量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現已培育出百山祖冷杉幼苗5000余株,其中上千株幼苗已試種成功。
麗水是浙江省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全市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32目129科63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9種。擁有獨特而豐富的高山鳥類資源,百山祖國家公園是棕腹大仙鹟、冕雀、白斑尾柳鶯等鳥類在浙江省的唯一分布點;兩棲動物特有程度較高,還是百山祖角蟾、麗水樹蛙、九龍棘蛙等物種的模式產地;大中型哺乳動物多樣性極高,穿山甲、黑熊等具有穩定種群,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麂的集中分布區。
專欄4 百山祖角蟾
2020年6月,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中,調查隊員在百山祖國家公園發現了兩棲動物新物種——百山祖角蟾。百山祖角蟾是中國特有種,屬于無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于700米至1600米的海拔范圍內,其棲息生境主要為常綠闊葉林附近的山澗溪流,因其對周圍溪流的水質及植被的要求極為嚴苛,所以可作為生態環境指示物種。
麗水是中華蜜蜂黃金種源地之一。全市分布有陸生昆蟲23目322科260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種金斑喙鳳蝶,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種,分別是金裳鳳蝶、黑紫蛺蝶、拉步甲、碩步甲、陽彩臂金龜、巨叉深山鍬甲、扭尾曦春蜓。
麗水是浙江省淡水魚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全市分布有魚類7目20科134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花鰻鱺;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232種。
麗水是野生大型真菌資源重要分布區,被譽為中國香菇、黑木耳、靈芝之鄉,也是“菇神”吳三公開創人工栽培香菇的“圣地”,全市分布有大型真菌22目94科2040種,近年來發現了皺蓋油囊蘑、麗水麗絲蓋傘、百山祖老傘、小老傘、近藍紫絲膜菌等眾多新物種,豐富了菇鄉麗水的物種資源庫。
?。ㄈ┗蚨鄻有?/p>
麗水生物遺傳資源稟賦優勢十分突出,無論天然還是人工栽培或馴化物種,都擁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浙西南的天然藥園。全市現有藥用植物1813種,占全省1850種藥用植物的98%。
麗水全市擁有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種類豐富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秈、粳、糯稻類型并存,早、中、晚熟品種齊全,抗病蟲害、抗寒、耐瘠薄等特性生物遺傳資源一應俱全??N云麻鴨、碧湖豬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蓮都區的國家水稻分子育種中心——麗水示范基地獲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烏米飯、綠豆腐、黃粿等一批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歷久彌新,不斷為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二、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ㄒ唬﹫猿忠粤暯缴鷳B文明思想為指引
多年來,麗水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8次來麗水的指示,謹遵“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諄諄叮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核心戰略,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提出創新運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促進形成發展模式和路徑變革。加快推動生態要素轉變為生產要素、生態價值轉變為經濟價值、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創建以“麗水山耕”為代表的“山”字系品牌,牽引帶動生態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專欄5 麗水山耕
2014年,麗水市依托綠水青山生態資源優勢,探索山地農業的品牌化之路,形成了全國第一個以“麗水山耕”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的全產業鏈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還積極打響“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泉”等“山”字系區域公用品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了積極條件。
“麗水山耕”2016年成功入選全國“互聯網+農業”百佳實踐案例,榮獲“2016中國十大社會治理創新獎”。2018年至2020年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區域農業形象品牌類榜首?!胞愃礁弊?014年創建以來,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助推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生態文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全國樣本,也為探索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了新路徑。
?。ǘ└呶煌苿由锒鄻有员Wo工作
麗水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高層次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在中國共產黨麗水市第五次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對標世界一流,以頂格標準保護生態環境,把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作為推動生態環境美麗蝶變的標志性工程。
麗水發布并實施《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發展規劃(2020-2035年)》《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麗水市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區”行動方案》等前瞻性規劃計劃方案,發布《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和標準規范,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納入麗水市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融入麗水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ㄈ┫到y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圍繞“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品牌引領”等方面,全面深化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生態保護方面,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綠色發展方面,構建“保護控制區+輻射帶動區+聯動發展區”全域聯動發展格局,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民生改善方面,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旗艦型產品,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的共贏之路。品牌引領方面,充分利用國家公園作為具有全球價值、國家象征的國家生態品牌,打造麗水生態第一品牌。
發布《麗水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確定了本區域“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把全市75.7%的國土面積規劃為生態優先保護空間,位居全省首位。綜合考慮自然地理特點、生物資源現狀,劃定了百山祖、九龍山、松陰溪、云和梯田等17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總面積達453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26.2%,形成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的全域統一保護格局。
不斷完善就地和遷地保護體系,加強重要生物資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建設有2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濕地公園,正在積極創建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初步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布局較為合理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有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遂昌縣牛頭山林場石櫟、苦櫧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全國面積最大的立體藥用植物園“華東藥用植物園”、省級食用菌種質資源庫和全省首個大型茶樹種質資源圃,開展重要林木、藥用植物、以香菇為代表的菌物、茶等種質資源遷地保護,為生物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ㄋ模┘訌娬湎l危物種保護和繁育
實施珍稀瀕危物種拯救保護工程。加強百山祖冷杉、景寧木蘭、黑熊、黑麂、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藍喉蜂虎、大鯢、黿等珍稀瀕危物種的就地保護、種群擴繁和野外回歸工作。麗水將現存百山祖冷杉分布地劃歸為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大力開展野外回歸工作,建成多處野外種群復壯基地,野外種植百山祖冷杉苗5000多株。2022年,青田黿省級自然保護區增殖放流站產雌性黿產下29枚卵,其中4枚進行人工孵化,均順利出殼。麗水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公安局聯合開展藍喉蜂虎拯救行動,劃定繁殖棲息地保護區域,成立藍喉蜂虎守護隊,守護了麗水藍喉蜂虎種群,吸引了公眾廣泛關注。
?。ㄎ澹┤嫣嵘鷳B環境質量
麗水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實施系列生態修復工程,深入推進“五水共治”,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水、氣質量創歷史最優成績。
《2021年麗水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麗水成為全國唯一水、氣環境質量排名同時進入前十的地級市,麗水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8年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麗水市99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Ⅲ類及以上比例為99%,跨界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市10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諝鈨灹悸蕿?9.8%。麗水發布全國首個環境空氣質量健康指數市級地方標準——《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技術規定》。麗水還啟動創建中國碳中和先行區,編制中國碳中和先行區創建行動方案,系統推進低(零)碳試點工作,并成為全國首批城市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試點城市。
森林質量顯著提升,濕地保護成效顯著。作為“浙江綠谷”,麗水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384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81.7%,森林生態持續優化、森林質量顯著提升,森林蓄積量在歷史高位上再創新高,2021年已突破1億立方米。全市濕地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沼澤濕地和高山沼澤濕地面積均居浙江全省之冠。
?。┐罅ν七M生態示范創建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先行示范向典范引領全面跨越。麗水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等改革如期完成。麗水市獲生態環境部命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遂昌縣、縉云縣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麗水市及所轄8個縣(市)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遂昌縣高坪鄉、景寧縣毛垟鄉創成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在建設大花園最美核心區中持續發力彰顯形象。建成82個美麗城鎮、208個花園鄉村、866個景區村、200萬畝美麗林相、41條美麗河湖,松陰溪成為全省首批大花園“耀眼明珠”,鳳陽山-百山祖成為全省首批十大名山公園,龍泉、遂昌首批創成省級大花園示范縣,全力護好生態底色,全面建設具有中國氣派、展現浙江風采、彰顯麗水特質的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
?。ㄆ撸┥鷳B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2019年麗水市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建設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和市場交易體系,實現了“綠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創新多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支撐體系,實現了“綠水青山”可轉化、可持續。試點成果和經驗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八次會議上得到高度肯定,被中辦、國辦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充分吸收。麗水市委四屆十次全會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及時作出進一步全面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區建設的決定,推動改革從先行試點走向先驗示范。
創新山區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發布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南》市級地方標準,開展市、縣、鄉(鎮)、村四級GEP核算。探索試行與生態產品質量和價值相掛鉤的財政獎補機制。建立甌江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7個縣(市、區)每年設立橫向生態補償資金3500萬元,通過水質、水量、水效綜合測算指數分配補償資金。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交易制度體系,解決了生態產品市場需求主體缺失問題。積極培育市縣兩級“兩山合作社”、鄉鎮級“生態強村公司”等市場主體,制定《加快“兩山合作社”建設運營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建立生態產品交易數字化平臺,并以此為基礎推動生態資源收儲、開發、交易等運營活動。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農村產權線上交易累計5679宗,交易金額8.9億元。印發《關于金融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指導意見》,創新推出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生態信用積分相掛鉤的“生態資產抵質押貸”“兩山信用貸”等金融產品,實現GEP可質押、可變現、可融資。
將GEP和GDP作為“融合發展共同體”一并確立為核心發展指標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GDP和GEP雙考核機制,制定《麗水市GEP綜合考評辦法》,將5大類91項指標納入綜合考核。
三、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
?。ㄒ唬┫到y開展全地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
高標準完成麗水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工作,較為全面地掌握了9縣(市、區)資源家底,持續開展重要區域和重點物種(類群)的資源調查和綜合科考,包括百山祖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調查、青田黿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松陰溪生物多樣性調查等,以及百山祖冷杉等重要物種的專項調查。同時編撰了一批地方志書和專著,如《鳳陽山志》《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百山祖野生大型真菌》《麗水鳥類》等。建設了涵蓋9縣(市、區)的物種分布數據庫,準確反映了生物資源空間分布狀況,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科學基礎。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麗水學院成立浙西南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個個新物種陸續被發現,2020年以來,麗水市共發現百山祖角蟾、甌江小鰾鮈等新物種16種,調查記錄到中華水韭、九龍山榧、黑麂、中華秋沙鴨、黿、金斑喙鳳蝶等大量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物種。
?。ǘ嵤┱憬T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
麗水以打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實踐樣本”為目標,堅持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實施浙江省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探索源頭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新路徑,努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全面提升,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新格局。圍繞“一軸、兩翼、三區、四廊、五場景”生態格局,實施重要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土地保護修復工程、數字賦能智慧監管工程等五大類工程60個子項目,涵蓋麗水市9縣(市、區)的甌江流域范圍,實施面積達13306平方公里,總項目投資55.3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0億元,是麗水市迄今獲中央資金支持力度最大的單體項目。
?。ㄈ┞氏冉ㄔO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
麗水市通過實施“麗水市重要棲息地(重點物種類群)和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項目,在全國率先建設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一是推進智慧監測體系的標準化,生物多樣性綜合評價指數技術規定在麗水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立項編制;二是推進智慧監測體系數據采集的規范化,應用基于圖像、聲音和環境DNA和宏DNA的先進技術實現數據采集的統一規范;三是物種鑒定的智能化,研發基于AI識別的物種鑒定技術,建成集數據采集、傳輸、識別鑒定、應用產出于一體,全天候運行、空天地一體、智能化監測的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麗水市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形成對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多層次的長期定位監測能力。在監測手段和監管方法上突破技術瓶頸,以科技創新助力生物多樣性監管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ㄋ模底仲x能生物多樣性保護
建成“天眼+地眼+人眼”三位一體的生態環境數字監測監管體系,形成覆蓋麗水市、縣、鄉三級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通過衛星遙感+物聯感知+基層治理,逐步數字化生態地圖覆蓋全域。建成公眾參與網絡平臺——守護浙自然,實現全域生物多樣性信息采集和監管可視化。建設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數字監管系統,實現生物多樣性數據采集、管理、監管和分析可視化,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可持續利用和公眾參與三大應用場景及若干子應用,形成跨區域統籌、空天地一體、省市縣和各部門多跨協同的新型數字生態治理樣本。加快林業數字化改革,完善推廣“益林富農”“百山祖·數字公園”“麗水·云森防”等林業智治系統。
?。ㄎ澹┛沙掷m利用賦能共同富裕
麗水以“保護優先、持續利用”為基本原則,全局性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發展路徑,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地,發布《麗水市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與評定導則(試行)》,系統打造體驗地網絡,建成了慶元坑里和龍泉住龍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并被列為浙江首批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形成了集體驗地設計與建設、科普研學產品研發、生態旅游于一體的全過程產業鏈條,拓寬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充分發揮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生物多樣性主題旅游。發布浙江省首個生物多樣性體驗游路線圖——《慶元縣生物多樣性體驗游精品路線圖》,規劃設計一日游、二日游和三日游3種推薦路線。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賞螢節已發展為麗水生態旅游“金名片”,全面推動農文旅產業發展,也成為撬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發布麗水市第一批“十佳觀鳥點”,松陽箬寮、云和梯田等景區成功發展觀鳥經濟,引導生態旅游產業向高端自然體驗方向發展。
發展特色優勢生物產業,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依托優質的生態資源發展苔蘚產業,建立苔蘚主題生物多樣性保護展館,苔蘚景觀工程銷售額達730萬元,苔蘚文創展品銷售額達380余萬元,全鄉經營性總收入同比增長97.9%,解決村民就業的同時見證了景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轉換成效。
?。娀锒鄻有詧谭ūO督
推進環保監管執法體制改革,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實行局隊合一、市縣兩級統一執法體制,形成了全市“一盤棋”整體監管執法態勢。啟動麗水市環境執法與司法聯動機制,實現市縣兩級公、檢、法部門的協作全覆蓋,并與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合力不斷增強。2019年以來,麗水市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719起,罰款金額7703.79萬元;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生態環境領域刑事案件487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77人,移送起訴717人;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等危害動植物資源的犯罪行為,共批捕29人,起訴230人;麗水中院審結環境公益訴訟81件,全市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976件,連續三年共有四個案例入選國家級環境保護審判典型案例,五個案例入選浙江法院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典型案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司法合力持續匯聚,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執法監管能力。
?。ㄆ撸V泛推動社會公眾參與
麗水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公眾參與、惠益共享”的原則,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實踐案例納入麗水市黨史學習教育,舉辦“2020年浙江省暨麗水市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1年浙江省暨麗水市六五世界環境日”“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麗水市生態文明日”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麗水市鳥類觀察邀請賽3屆,以及大型真菌攝影賽、生物多樣性研學體驗等多種公眾參與活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課堂、進社區、進機關,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提升公眾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