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11:32:59
“有非遺傳承人的親自指導,我們對管理好茶園就更有信心了!”日前,隨著鄉里的茶產業“共富工坊”成功請來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茶專家智囊團”,慶元龍溪鄉的500余名茶農無不拍手叫好。
今年,通過打造茶產業“共富工坊”,龍溪鄉不僅成功借智借腦助推了產業升級,而且一舉解決了20余年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
作為慶元縣的主要產茶鄉,龍溪鄉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2000年發展至今,全鄉已有高山有機茶園2940畝。
然而,由于各村的茶企、茶工坊生產技術標準各有不同,以至于市面上產自龍溪的茶葉,口感、品控相差懸殊,有時甚至會出現農殘問題,這大大影響了“龍溪茶”的市場口碑。
為精準破題,今年以來,龍溪鄉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了“組織工作助跑共富行動”助力“兩個先行”,對照“共富工坊”建設要求,以黨建為統領,打造出了龍溪鄉茶產業“共富工坊”。
“建立茶產業‘共富工坊’就是為了解決生產技術不達標、用工需求不匹配、技能學習不集成的問題?!饼埾l黨委副書記、茶產業“共富工坊”負責人吳方美介紹,該鄉這個產業賦能式的“共富工坊”采取了“個人種”“集體管”的管理模式,在對茶園進行統防統治的同時,還投入600余萬元建設了4座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好茶不同品”的問題。
據悉,依托茶產業“共富工坊”,龍溪鄉截至目前已建成茶園示范基地830.5畝,100畝以上高山生態茶園生產基地4個,茶葉年產量達到70噸,年銷售額達到了1200余萬元。
同時,為有效破解產業培育、品牌推廣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龍溪鄉還吸引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當地成立專家工作站,包括福鼎白茶非遺傳承人蔡良綏在內的多位專家出任“共富工坊”講師,從而大大提升了當地茶農的種茶、制茶水平。
茶葉產量、品質雙提升,而且還創建了自己的茶品牌,龍溪茶農的發展底氣和收入一樣“節節高”。以茶葉主產區西溪村為例,今年,該村村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了2萬余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5萬元提升到了20萬元,較去年增長近4倍。
“今年,為促進外出務工務農人員異地奔富,我們還與平湖市鐘埭街道合作共建了‘鐘慶山海協作共富工坊’,打通了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目前,該‘共富工坊’已可代理菌菇、茶葉等20余種農副產品,直接促農增收20余萬元?!眳欠矫勒f,接下來,龍溪將繼續利用“共富工坊”這一載體,“多點開花”,持續打通強村富民的渠道,讓“小工坊”里筑起的“共富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