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20:39:27
省政府日前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麗水共有10個項目入選。至此,全市省級非遺項目已達114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麗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山區特色,它們是長久以來麗水人民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創造能力的集中體現,是今日麗水珍貴的文化資源,更是浙西南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
麗水此次入選的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分別為: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遂昌布衣拳,傳統技藝項目蓮都魚躍醬油釀制技藝、龍泉黃粿制作技藝、青田溫溪傳統刻字技藝、縉云爽面制作技藝、遂昌長粽制作技藝,傳統醫藥項目蓮都南山中醫骨傷科,民俗類項目云和甌江水上蛟龍節、縉云地母廟會、松陽竹溪食品祭。
近年來,麗水在非遺項目普查、非遺四級名錄體系建立及資料保存等工作上成效明顯。目前,全市入選人類非遺項目名錄3項、國遺項目名錄21項、省遺項目名錄114項、市遺項目名錄304項。經多次評定,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6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65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40人。
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是促進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方式。我市通過組織多彩非遺鄉村四季行、戲曲進校園、畬族醫藥進社區義診、元宵節處州謎語大家猜等類型多樣的活動,使一部分瀕臨滅絕的非遺項目又重新走進城鄉群眾的視野,大大提高了非遺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特別是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青田石雕、松陽高腔、青田魚燈舞、畬族歌舞、昆曲十番等非遺項目還多次走出國門,通過文旅非遺項目有機融合,讓麗水生態文化旅游“金名片”更加锃亮。
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切實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