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12:25:46
“全部手勢統一,然后跟著前面第一個動作,一二三四……”這兩天,在景寧紅星街道金仙寺社區,景寧文化館“文化快遞員”魏欣悅忙著指導景寧梅姐藝術團成員排練新的舞蹈。
梅姐藝術團代理團長梅壽蘭告訴記者,節目是為參加社區晚會而準備的,向文化館提交了舞蹈編排指導的申請后,就有老師來給他們指導。
從2017年開始,景寧創建畬鄉公共文化“物流”體系,通過建立“線上需求點單”“線下項目申報”“電話預約”等文化產品定制平臺,實現文化產品和服務重復循環高效利用。
“文化快遞員”這種“群眾點菜、文化快遞員送餐”的訂單式服務模式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和渠道由傳統的“往舞臺上看”向“到群眾中來”拓展?!拔幕爝f員”根據專業特長分為“文藝快遞員”“電影快遞員”“圖書快遞員”“培訓快遞員”“演出快遞員”等?!艾F在我們的‘文化快遞員’隊伍大概有30多支150多人,能夠滿足縣內訂單的需求。接下去,我們還會不斷地吸納文化導師來加入我們的團隊?!本皩幬幕^副館長柳云娟介紹。
同時,景寧還通過建立文化項目補助機制,讓優秀項目脫穎而出,將文化項目補助(采購)金額“明碼標價”向社會公開,由各類主體自愿申報。
日前,在畬家文化驛站,一場特殊的答辯賽正在進行,各民間藝術團負責人使出渾身解數,申報項目,爭取補助?!斑@次共申報送戲下鄉、周末趣景寧、一臺戲母親節文藝晚會3個項目,答辯會的形式我覺得很不錯,好的節目可以多上、多演,沒有申報成功的也有動力再提升完善?!本皩幖t麗藝術團團長朱麗梅說。
景寧文廣旅體局工作人員陳露介紹,通過項目申報答辯制,按項目等次分別進行補助獎勵,不僅可以盤活畬鄉群眾參與文化的熱情度,還能了解基層需求,掌握基層文化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讓資金補助更加精準,效益更高。
自畬鄉公共文化“物流”體系創建以來,該縣已完成送戲下鄉698場,為鄉鎮提供節慶策劃100余場、培訓180余場,建設特色書房30個,送書5萬余冊、送電影近8000場;帶動群眾自發辦活動3000余場,“一鄉一品”“百村鬧村·鄉村春晚”等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由原先的單向供給變為雙向奔赴,切實提升了畬鄉群眾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推動實現公共文化資源高效利用、文化服務精準對接、文化人才充分流通。
“立足于畬族文化特色,我們正有效整合文化資源,通過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依托‘畬鄉非遺共富’等數字化平臺,促進畬鄉‘文化物流’體系的提檔升級,爭取讓更多高品質、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惠及千家萬戶,助力景寧精神文化共同富裕?!本皩幬膹V旅體局副局長柳虹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