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11:36:50
近日,瑞安市民間工藝作品——彩石鑲嵌《清明上河圖》入圍“第十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初評,不久還將赴南京參加評選?!吧交í劇毕抵袊耖g文藝最高獎。這次“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選共收到31個省、市、自治區民間文藝家協會、4家中國民協專業委員會推薦及個人自薦的參評作品1010件,最后273件作品取得現場參評資格。
彩石鑲嵌《清明上河圖》作品,根據清·乾隆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創作。彩石鑲嵌作品,原稿放大4倍,規格為20米寬、1米高,由6塊拼接而成。采用中國四大名石及各礦石,還采用了國外瑪瑙石、青經石等等。該作品由瑞安市陶峰工藝雕刻廠李慶龍、李成者父子團隊創作。李慶龍系溫州市級非遺(彩石鑲嵌)代表性傳承人,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美術家”榮譽稱號。
“《清明上河圖》分為宋本、明本、清院本三大版本,我們此次創作的是仿照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版本。創作緣由2019年,我們陶峰工藝雕刻廠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訂單,要制作一件《清明上河圖》彩石鑲嵌作品?!崩畛烧吒嬖V記者。當時,他們估算了一下,創作的彩石鑲嵌作品《清明上河圖》寬約20米、高約1米,內含2000多個人物,還要采用世界各地的彩石,包括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四大名石,預計用料56噸。這是一項很龐大的“工程”,需要組建一支團隊共同完成。于是,在李慶龍、李成者父子的帶領下成立了創作團隊。這支團隊,除了一位20多歲的青年人,其他均為精通彩石鑲嵌技藝,50多歲以上的能工巧匠。為了呈現出畫面的立體感,層次感和精致感,他們劃分了多個小組,有做花的,有做人物的、有做亭臺樓閣的,大到山川湖泊、小到人物的發絲,對畫稿、勾形、排列、刻線、砑格、配石、鑲嵌等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4年多的創作過程,最‘磨人’的是什么?”當記者獲悉4年的創作工作,因為對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以至于留下了不少的廢料,不禁問道。
“這幾年,我一直關注《清明上河圖》的創作,發現最考究的是對人物臉部細節的處理。人物最大的有3公分,最小的為米粒大小1厘米左右,要想把刻畫人物的玉石完美‘立’起來,不能上重下輕,而且2000多個不同人物的神態還要做得逼真,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睖刂菝耖g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瑞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林良爽不禁感慨道。
為了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還原到位,團隊創作人員在創作時“分”與“和”之間來回游刃有余。每天下班之前,他們會相互關注作品的完成情況,盡量做好每一步的銜接,尤其是關注人物的厚度、房間的深度。創作人員均知道,彩石雕刻需要極大的耐心,堪比創作微雕作品,需要時?!胺糯蟆笨纯?,找找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耐不住性子,很容易半途而廢。
歷經4年多打磨,在匠人們巧奪天工的雕刻下,古樸、高雅的彩石鑲嵌《清明上河圖》深度還原了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京城里,場景栩栩如生,人物栩栩如生、色彩光亮照人,將空間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