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11:26:46
樂清市清和公園綠道
昨天,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經自評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和綜合評定等環節,我市首屆“溫州最美綠道”近日評選出爐,鹿城區七都標準堤塘綠道等10條上榜。
競相爭妍,綠道各展特色
綠道溫州,美在生態,美在休閑,美在共富共享。今年上榜溫州十大“最美綠道”的綠道類型有城鎮型、郊野型,各類型綠道因地制宜,呈現出不同的特色亮點。
作為郊野型綠道的代表,依托飛云江兩岸優美的山水資源,文成縣飛云江綠道,致力于打造“一江春水、兩岸綠道、三島相連、四季果園、五顏六色、七彩云江”的十里畫卷。在主打生態的同時,郊野型綠道也充滿了“市井”氣息和文化韻味。以“澤雅碧湖慢行覓古”為主題,甌海區澤雅環湖綠道,除彰顯“古碓、古寺、古道、古橋、古民居”人文底蘊外,以“山、湖、潭、瀑”為特色,串聯澤雅風景區的資源和景點,休閑文化。
而城鎮型綠道,則是改善城鎮環境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重要載體。去離大自然最近的清和書苑讀一本好書,去水上運動中心體驗水上漂移的刺激,去無人超市享受智能化設施的便利……在樂清市清和公園綠道行至一圈,可體驗多樣服務和多重享受。
騎行道、景觀步行道、休憩驛站、島內運動場區等多功能配套一應俱全,鹿城區七都標準堤塘綠道,已成為眾多跑步愛好者和騎行發燒友的絕佳場地。
今年51歲的市民潘凱騁對溫州城鎮型綠道體會頗深——家住市區三垟濕地公園附近的他平時騎自行車42公里,去機場上下班。作為健身達人,周末還會約上一群跑友在三垟濕地西環線綠道、七都綠道跑步,樂此不疲。
給“綠道”頒獎,賦能文旅經濟
浙江省最美綠道評選雖已開展6年,但溫州還屬首屆,因申報時間緊,申報材料按省標準要求高,參加“海選”的綠道并不多。對此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也略有遺憾:“上榜了最美,并不是說就全是目前溫州最美綠道的‘天花板’水平,只是申報候選中的‘十佳’?!?/p>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希望“最美綠道”評選能成為推動全市綠道品質提升的一個重要抓手,推動更多高品質綠道成為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城鄉共同富裕的新支點、新紐帶,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但他也坦言,和其他城市在獎項獎勵同時,配套資金獎勵,考核加分獎勵相比,目前我市“最美綠道”評選活動獎項激勵的“含金量”還有待提高。
隨著溫州綠道網不斷織密和品質持續提升,綠道健走、毅行、騎行也越來越成為全民喜愛的健身運動。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美綠道”獎項運用得當,可凝聚人氣,帶來產業效益?!氨热缥覀兛膳e辦綠道健走活動,用體育、文娛方式引導市民體驗綠道,賦能文旅經濟,進一步融合‘綠道圈’與‘消費圈’,讓綠道真正成為共建共享的生態道、健康道、文化道、致富道?!?/p>
提升品質,打造綠道生活圈
新建綠道110公里,改造提升綠道50公里被列為2022年溫州市民生實事之一,截至目前,均已超額完成。接下來,溫州的綠道還要從“比數量”向“競質量”“拼細節”迭代升級。
生態廊道美如畫,運動休閑兩相宜。漫步在溫瑞塘河綠道,塘河悠悠,兩岸綠樹成蔭,風景雖好,但走著走著,因小區封閉管理,游步道缺失,沿線綠道偶爾出現的“斷點”,多少令人掃興……近年來,溫瑞塘河綠道“斷點”貫通工作一直在做,但由于沿河綠道土地權屬復雜,貫通工作常常會遇到“不一樣的聲音”。最近,塘河綠道中的一個老大難的“斷點”——錦江家園一停車場,幾經調解,傳來了已經解決的好消息。另外,溫州的不少綠道還存在標志標牌不清等短板問題。
根據我市新近發布的《溫州市綠道建設和品質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4)》的三年計劃,到2024年底,打通主城區斷頭綠道60處以上,新建市區綠道308公里,提升改造已建綠道150公里以上,力爭城區綠道網密度達到1公里/平方公里,每萬人綠道長度達2.9公里。
下一步,我市在綠道“特色塑造”“全域共享”方面持續發力,穩步構建市區綠道成網成環,實現居民15分鐘就近進入綠道休閑活動目標外,還將特別關注提升已建綠道整體品質、強力推進主城區綠道卡口貫通方面,對標綠道建設標準,重點對慢行系統寬度不夠、配套設施投入不足、景觀綠化檔次不高、標志標識系統不強、智慧設施不到位的已建綠道進行改造提升。
溫州十大“最美綠道”榜單
鹿城區七都標準堤塘綠道 甌海區澤雅環湖綠道 洞頭區海霞公園綠道(新城二期河道景觀工程)
樂清市清和公園綠道 瑞安市中塘河綠道 永嘉縣楠溪江綠道(新坊至湖西段) 永嘉縣甌江北岸沿江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