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 14:03:42
一段路網,一座城。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經濟是基礎,交通是命脈。在城市的廣闊版圖上,道路如同城市動脈一般,延伸擴展,推動城市發展。
作為強城行動的關鍵一環——加速構建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打造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為溫州打造一座功能齊全、能級躍升的現代化擁江濱海城市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如今進展如何?打造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溫州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本期的“強城行動”進行時——青年觀察團走進溫州市域鐵路S3線施工現場,傾聽這座城市不斷向上拔節生長的發展強音。
現場觀察
進展有條不紊,施工難度不小
溫州市域鐵路S3線一期工程,是繼S1線、S2線建成后,目前我市在建的第3條軌道交通線路,主要連接瑞安市和甌海區。建成后,S3線與S1、S2線兩兩換乘,構建起環大羅山軌道交通網絡,溫州與周邊區域“1小時交通圈”將基本形成。
在得知此次觀察的現場是S3線后,受邀的城市觀察員楊廣興奮不已。楊廣不僅是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瑞安學院城軌專業的教師,曾經在市鐵投集團工作的經歷,使他對溫州市域鐵路有著特殊的感情?!拔以鴧⑴c過S1線與S2線的建設,但自從去了學校后,就一直沒機會去S3線看看,那里有我曾經的同事與領導,所以這次觀察團我不能錯過?!睏顝V興奮地說。
在S3線SG4標段施工現場,3根高12米的花瓶式墩柱尤為顯眼,自1月3日首個墩柱完成混凝土澆筑后成功脫模,為后續簡支梁施工奠定基礎,這也標志著溫州市域鐵路S3線一期工程土建SG4標段已進入全面大干、快干階段。
“目前SG4標段已累計完成樁基144根、墩身3個,完成產值逾2000萬元;SG5標段鵝湖站車站設計試樁已完成;SG6標段已開標,正在進行施工合同簽訂;SG7標段正開展城市設計和車輛段上蓋開發整體方案編制,計劃2024年10月完成施工圖設計……”市鐵投集團建設分公司總經理王威向城市觀察團成員介紹著目前S3線的施工進展情況,話語中透露著堅定與信心。
全程參與溫州3條市域鐵路建設的王威,對S3線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在他眼里,盡管S3線的線路總長并沒有S1線、S2線長,但這條“上層跑汽車、下層跑列車”的城市大動脈還有很多難關等著他們去攻克。
“最難的應該屬S3線分建段SG2、SG3標段,這里是甌海大道下立交地道與S3線地下區間上下疊層共建,除了基坑開挖深度大,自身風險高外,地道還緊鄰高架橋橋樁、住宅樓、污水總管等重要建構筑物,地面、地下管線改移及防護難度大,施工期間還需保障甌越大道與甌海大道兩條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暢通,可謂任重道遠?!北M管施工難度不小,但施工現場呈現的井然有序,以及各標段詳盡的任務排期清單,讓觀察團成員對S3線順利如期完工充滿信心。
觀察訪談
強城要行動 交通須先行
千古百業興,先行是交通?! ?/p>
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這是擺在溫州城市建設與發展面前的一道“必考題”?!皬姵切袆印比暧媱澲?,關于城市交通建設引起了觀察團成員的共鳴。
“S1線、S2線的開通為拉大城市框架和城市發展帶來了積極的效應,特別是靈昆、樂清、瑞安等地市民和沿線的相關產業帶,都享受到了軌道交通帶來的便利?!贬槍3線建設未來的期許,楊廣認為要注重軌道交通與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如公交接駁、共享單車等,提升整體出行效率,更要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土地資源,進行TOD開發,構建集居住、商業、辦公、休閑于一體的活力新區,這樣既能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壓力,又能帶動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使軌道交通發展和城市發展互融互惠。
“溫州老火車站搬遷問題直接影響S1線和S3線的換乘以及線網的構建,希望相關部門能爭取早日協調解決,使溫州早日真正進入軌道交通線網時代?!睏顝V說。
“交通圈”就是“經濟圈”,交通路網的“骨骼動脈”與“毛細血管”的構建與重塑,將沖破城市之間的邊界束縛。對此,市決咨委委員徐錦棟認為,交通與其他領域必須進一步開展創新融合,比如物流、產業、旅游、新基建等?!敖煌ɑA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未來趨勢,正向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方向升級,需要樹立‘交通+’的理念,將其貫穿在交通規劃、建設、運輸、管理的全過程?!?/p>
在交通對外開放方面,徐錦棟建議要發揮我市區位和市場、人口,以及在外溫州人的優勢,繼續依托海港、空港兩大樞紐,來推動海向和陸向通道的雙向輻射貫通,提升海港、空港的國際化水平?!斑@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市里正在謀劃的近洋航運中心,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和平臺,定位很準,能與寧波舟山港形成差異化發展,并作為其重要補充,符合全省海港一體化戰略發展方向,有利于爭取省級層面和寧波舟山港的支持,要作為我市海港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持之以恒地系統性推進?!毙戾\棟說。
觀察手記
交通建設,要高質量發展更要“講究民生”
交通運輸是基礎性產業,一頭牽發展、一頭連民生,與“強城行動”三年計劃密切相關?! ?/p>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近年來,溫州全市上下都在“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在交通改革創新、深化治理、促進開放上都取得了許多新的成就。但為何總讓人感覺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可以挖掘?
筆者認為,在大干、快干的同時,還需高位對標、突出重點、精準發力。
當前,正是綜合交通發展的機遇期、窗口期,國家省里擴大投資,在規劃調整、土地保障、項目審批等方面都有政策利好,應牢牢抓住、乘勢而上,加快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人民群眾對交通出行的要求,已從原來的“有沒有”到現在的“好不好”。相比浙北等地區,我市山區眾多,交通基礎比較薄弱,前幾年主要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下步,重點要在“好不好”上下功夫,大力提升農村公路的路況水平,全力改善路域環境。
總之,綜合交通發展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共同努力。通過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科技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區域協調與合作,可以實現溫州市綜合交通的優化升級,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