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網

新聞門戶
歡迎監督
真實溫暖豐富的網上浙江!

溫州智慧教育經驗亮相全國平臺 六位局長共話“智慧教育”

2022-12-03 11:37:39

11月30日,2022年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項目經驗交流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論壇在溫舉行。

  主論壇以“智慧教育區域推進模式”為主題。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任昌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王會軍等嘉賓出席。

  早在2013年,溫州就啟動打造智慧教育城,到2017年實施教育大數據建設“151”工程,2019年,被列入省智慧教育綜合試點,正式開始了“智慧教育示范區”的步伐。2021年溫州入圍教育部第二批“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項目。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依托教育“數字大腦”+“智慧校園”的實施推進,示范區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市共創建智慧校園達標校307所、智慧校園2.0學校122所。

  如今,溫州智慧教育經驗亮相全國平臺,看我市6位教育局局長話“智慧教育”經驗。

  鄭煥東 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走出一條“數字大腦”+“智慧校園”特色路徑

  十年來,從補硬件到新基建,從單應用到全場景,從數字化升級到數字化轉型再到數字化改革,溫州智慧教育正在不斷升級躍遷,走出了一條“數字大腦賦能+智慧校園標準引領”的特色路徑。

  溫州創建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兩年來,堅持“全域智慧”一體推進,強化“三面發力”,打通智慧教育發展各環節。在政策層面高規格出臺示范區創建方案,并在教育“十四五”規劃、“廳市共建”協議等政策中都將示范區創建作為重大改革項目。在運行層面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成立市縣兩級領導小組,落實專班專線推進。在保障層面,市縣近兩年累計投入經費10.1億元,支持重點項目實施。

  溫州夯實“數字大腦”總體支撐,強化“三端建設”,堅持系統集成,匯聚省市縣校海量數據,建成了溫州教育“數字大腦”和“好學溫州”應用門戶,構建了“1+3+X”的建設體系,即建設一個包括基礎數據庫、多跨協同數據以及支持決策管理的教育數據中樞,綜合集成教育治理、教育資源、未來學校等三大數字服務中心和X個數據賦能應用場景。以便民為例,溫州推出“入學掌上通”,提供學區查詢、預警提示、報名核驗、錄取通知等“一站式”服務,群眾“免跑”率達90%以上,體現了智慧速度、民生溫度。

  溫州打造“智慧校園”立體場景,強化“三維升級”,出臺智慧校園2.0創建指標體系。以助力共富為例,溫州城鄉“教共體”覆蓋面已經達到90%以上,結對量、活動量均走在全省前列。尤其是今年,溫州招募全市美育名師,成立互聯網音樂美術學校,率全省之先實施鄉村美育“空中飛課”行動,讓鄉村學校的孩子能夠常態化接受美育名優教師的線上教學,縮短了時空距離。

  陳勝利 鹿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智慧教育創優”是區域重點實施的工程

  作為溫州中心城區,我們重視頂層思路設計,“智慧教育創優”就是其中一項重點實施的工程。自2017年啟動區域教育大數據項目,2018年該項目獲評人民日報全國十佳民生工程;2019年在原先試點基礎上率先提出“可感知校園”智慧校園建設方案,輻射區域更多學校,探索具有鹿城特色的智慧校園建設模式。

  在“以校為本 因校施策”的理念下,近年來持續推進的區域教育大數據項目,搭建了數據底座,學校各類應用數據都匯集到數據底座,形成“區域統建+學校自建”模式。如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的“璞實智腦”,可生成學校畫像、教師畫像、學生畫像、班級畫像、年級畫像、黨員畫像的六像多維數據;如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基于智能AI技術開展深度實踐,在4個試點班級進行課堂實時追蹤、自動導播,用數據驅動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改進。

  圍繞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先后研發智慧后勤、線上社會大課堂、入園入學、教師研修資源網、微課資源庫、普教三朵云等一系列區級應用,包括采集學生在學業、運動、德育、勞動、研學等過程性評價數據的“鹿成長”學生綜合評價系統、為教師提供職業生涯精準畫像的“好教師數字畫像”平臺等。

  金朝輝 甌海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構建區域智慧教育發展新樣態

  針對教學變革動能不強、數據共享共用不足等痛點,我們著眼“三個聚焦”,打造區域整體智治新樣本。

  聚焦“平臺+大腦”,一體化鑄就智治底座。通過“甌教云”一體化智能化平臺,統一入口,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實現所有應用“一號”暢通;以“甌教釘”為掌上入口,實現“一掌”通辦;以“1+X+Y”模式構建區域教育數字大腦。

  聚焦“應用+場景”,智能化撬動教學變革。技術賦能課堂變革,是教育信息化融合教育變革的最后一公里。自主開發的“慧觀課”應用平臺,打造數字觀課、數據研修等應用場景?!盎蹖W評”系統將學生品德、學業、健康、勞動等要素跟評價指標相結合,在全區26所學校落地實施,形成一批成長評價項目,覆蓋5萬師生和家長。

  聚焦“服務+生態”,多渠道賦能師生成長。建立可視可感的學生全過程成長畫像,綜合集成“慧學評”“云成績”“樂實踐”及“慧課堂”項目,形成多維度學生成長畫像。通過“云平臺”“證書匯”“慧觀課”“慧課網”“名師匯”等應用,聯通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數據。

  王心海 瑞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以智慧教育平臺為主抓手推進教育改革

  從浙江省移動終端學習試點縣、浙江省區域推進智慧教育試點縣、浙江省人人通空間規?;瘧迷圏c等,到2022年成功申報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地方試點,瑞安市將智慧教育作為推進教育改革和教學變革的重點手段。

  目前,智慧教育平臺移動端安裝覆蓋率100%,常態化應用率超70%。平臺家長端安裝覆蓋率達到82%,活躍賬號超過67%。

  在穩步推進智慧教育過程中,將瑞安市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推廣作為主要抓手。把試點學校作為樣板,在試點學校進行全場景應用,將平臺應用到教育教學的各方面;把平臺的學習培訓作為全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內容,分層次、分學科、分區域強化應用培訓;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效融合,開展如微課、精品課、優質課等各類常規教研活動,形成一批優秀的教學資源充實平臺;把各類家?;ネㄜ浖M行統一整改,形成以智慧教育平臺為核心應用家?;悠脚_。

  杜繼正 平陽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以“1233”實現五位一體人工智能教育生態

  平陽縣推進智慧教育,主要通過搭建一個平臺,建設兩類基地,構建“三三”體系,實現“一校一AI課程、一校一AI團隊、一校一創新項目、一校一智能空間、一校一品牌活動”五位一體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態。

  “1”指立足平陽教育大數據平臺建設,同步搭建了平陽人工智能在線教育平臺,實現“五個中心”集成——人工智能展示中心、人工智能教學輔助中心、人工智能編程中心、人工智能活動中心、人工智能共享中心。

  “2”指兩類基地——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中小學人工智能研學基地?!耙恍R黄贰贝蛟炝酥行W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110個,實現了全縣中小學校內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全覆蓋。

  “3”指構建“基礎普及類、拓展探究類、綜合提升類”三級課程實施,“首席信息官、骨干教師、學科教師”三層師資培養,“人人參與、個性發展、學有專長”三階學生成長的“三三”體系。

  目前,平陽縣人工智能教育實現了小學與中學、鎮區與農村、公辦與民辦多學段多維度全覆蓋。

  蘭準凱 蒼南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教育魔方”工程推進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

  作為山區縣,蒼南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有較發達的縣城,也有稱作“蒼南西藏”的天井村,造就了縣域教育不均衡。

  2018年基于“1+1+X”框架研發了教育智慧云平臺,涵蓋政務OA、教師個人工作室、優課、督導、云閱卷等;2021年升級為移動端蒼教云,通過“教育魔方”工程,推進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延伸擴面工程,在全縣28所學校推廣應用。其中,蒼南外國語學校為創建標桿校,基于“教育魔方”底座,開發班級智慧大屏軟件平臺,重點打造智慧安防、學生德育、智慧教學、家校共育等四大場景。

  為推進大數據驅動的教學變革,目前全縣已配置新型教學空間620個,觸控一體機普通教室全覆蓋,錄播教室全覆蓋。實現了城鄉學校同上一節課,解決農村薄弱學校師資短缺和開不好音樂美術等國家規定性課程問題。截至目前,縣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教共體87所,覆蓋率達100%,現已開設同步課堂10737節,教師網絡研修2414次,名列全省第4位。


?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每日更新|久久综合久久鬼色|先锋影音va中文资源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