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書房
尋訪線索:“小而美”、城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具體個案:
閱讀,讓城市更加美好。馥郁書香,讓溫州成為了一座愛“閱”之城。
不久前,位于鹿城區甌江路云舒亭西側的南戲書房,作為我市今年第二批“上新”的15家城市書房之一,正式開放并迎來八方“讀客”。
該家書房面積155平方米,藏書8000余冊,以“南戲文化”為主題,廣泛收集南戲相關展品、收錄傳統戲曲相關文獻,并在此基礎上引進喜馬拉雅有聲聽戲功能,為讀者身臨其境了解戲曲、傳承戲曲提供了渠道。聽曲觀書,偷得浮生半日閑,當傳統戲曲與紙間溫暖相遇,心靈仿佛也有了一個療愈休憩的空間。上班族陳女士熱愛閱讀,她不禁感嘆,走進這家城市書房,浮躁的心仿佛一下子安靜下來,讓學習充電的她,有了十足的動力。
在今年第二批開放的城市書房中,不僅有南戲文化,還有綠野仙蹤、龍舟文化、海塘文化、智慧和閱讀、中醫藥學、古法造紙等,每家書房都有自己鮮明的主題和個性。這些“小而美”的城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以網格化建設和嵌入式設計的方式,注重體現文化建筑的氛圍特點,植入甌文化元素,并結合所在社區的人文色彩與生活風格,營造了一個家居式、無拘無束的閱讀環境,成為市民家門口的一道道迷人風景。
2014年4月,溫州在全國率先建設開放第一家城市書房——縣前分館,實行24小時不打烊免費自助型閱讀服務。從探路先行到全面鋪開,從創新項目到全國推廣,溫州城市書房成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城市書房的晝夜陪伴讓城鄉“人人享有”圖書館變成現實,促進了溫州“15分鐘文化圈”建設,并成為“書香社會 閱讀溫州”建設的重要陣地和載體。城市書房連續五年入列溫州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2022年入列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已建成136家城市書房,總面積3.49萬余平方米,總藏書161.6萬冊,累計接待讀者1524.41萬人次,流通圖書1517.68萬冊次,辦理借書證11.13萬張。城市書房每年開展讀書沙龍、展覽等各類活動2000余場次,服務市民人次年均同比增長25%以上。
高標準引領 實現城鄉一體發展
在溫州街頭,當城市璀璨的燈火熄滅時,一些“書房”的燈徹夜明亮,成為街頭一道溫暖的風景,這就是城市書房。
無論外在的形態如何,其通用的服務標準卻讓每一個光顧的人如沐春風。這些城市書房既有千姿百態,又有著統一的標準引領。
近年來,我市頒布《溫州市城市書房建設和管理辦法》《溫州市城市書房扶持補助辦法》等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城市書房的建設、服務、考核等,制定出全國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地方標準《城市書房服務規范》,成為公共圖書館創新發揮效能的實踐樣本。
考慮到市民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溫州城市書房建設充分考慮人口聚集、交通便利、服務半徑、周邊環境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布點,同時,將其納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進行統一管理、“連鎖”運營,與溫州市公共圖書館實行數字資源一網通、文獻借閱一卡通、借還一站通服務。圖書物流經費則由溫州市圖書館承擔,并發揮總館技術優勢統一進行平臺建設,確保各級城市書房有穩定充足的閱讀資源。
為了推進城鄉公共文化建設一體化發展,推動精神文化共同富裕,在我市的農村地區,還按標準,建立了城市書房延伸版——“百姓書屋”,目前已建成80家,有效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閱讀分享會、讀書沙龍、經典文獻誦讀、讀書好聲音……這些以往城里人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也借此走遍鄉村,刮起了一陣閱讀文藝之風。
多元化治理
創新全民共建模式
每一家城市書房的背后,都離不開熱愛書本、熱愛閱讀的溫州人。
他們是城市書房得以遍地開花的“公益股東”。據溫州市圖書館館長張啟林介紹,溫州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大原則下,創新全民共建模式,采取公營單位聯建、民營企業聯建、社區聯建等方式,充分整合城鄉社區、企事業單位等資源,目前已建成的城市書房中,90%由社會力量無償提供場地、參與運行管理。在社會力量的參與下,城市書房“創意無限”?;蛐纬伞俺鞘袝?酒店”“城市書房+咖啡店”“城市書房+書店”等新型業態,引領休閑閱讀新時尚;或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在城市書房植入溫州特色地域文化。
他們是城市書房得以晝夜運轉的“守護者”。成千上萬的志愿者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衛生保潔、圖書整理、秩序維護和管理工作,確保管理長效常態。每年,全市以讀書會聯盟、閱讀推廣人、文化志愿者為主體的各類文化組織和人員,主動走進城市書房開展講座、沙龍、朗誦、讀書分享等各類文化活動,線上線下參與人次超過30萬人。 (下轉第4版)
專家點評
讓閱讀無處不在
金武剛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溫州“城市書房”建設,讓閱讀形成了一種社會氛圍、無處不在,讓閱讀嵌入了居民日常生活、無時不在,是新時代公共閱讀服務創新發展的典型樣本,可復制可推廣。
在建設方式上,貫徹《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關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基本原則,按需布點構造城市書房設施網絡,便捷高效十五分鐘可達;定時定點開動城市書巴,以流動服務消除固定設施服務盲區;書香門“遞”線上線下互動,創造閱讀服務新方式;城市知網主動適應數字時代需求,讓閱讀更加時尚。
在服務規范上,頒布全國首個《城市書房服務規范》,以標準化促進公共閱讀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時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進城市現代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對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
在活動組織上,落實“服務活動化”專業理念,聚合多方力量,打造讀書會聯盟,結對城市書房,開展沙龍、朗誦、閱讀分享等文化活動,引領閱讀潮流,讓閱讀成為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
面向未來,“城市書房”建設將由城市中心向農村基層延展,實現城鄉一體均衡發展。面向未來,“城市書房”建設將完善主題特色服務,融入更多時尚元素,推進文旅融合,為溫州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