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12:47:46
市12345政府陽光熱線近日接到了多位市民投訴,他們通過一個名叫“平安普惠”的融資平臺進行了借貸,可最近卻發現除了本息外,還需額外多交好幾筆費用。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借款人藍先生告訴記者,2020年5月,由于母親生病急需用錢,經朋友介紹,在“平安普惠”的融資平臺上借了14.5萬元,分36期償還?!爱敃r工作人員告訴我,利率大概比銀行高一點,但具體是多少要等貸出來才知道?!?/p>
然而,等貸款辦理完成后,藍先生每個月需還款6632.92元,算一算,14.5萬元的借款,3年下來總共要還款23.8萬元,也就是說比本金多付出9.3萬元,年化利率達到21%,遠超工作人員所說的利率。面對如此高利息,藍先生坦言“很吃力”。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也登錄了“平安普惠”的官方網站,發現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融資擔保、融資咨詢等業務的公司,在網站醒目位置,還有“無抵押借款服務最高100萬元,全程線上申請,快速便捷”等廣告語。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記者從市12345政府陽光熱線了解到,2022年以來已接到關于“平安普惠”的投訴35起,內容包括強制搭售保險、隱瞞保險費擔保費、復制用戶簽名等。
針對市民們的投訴,記者也聯系到了該公司的負責人。然而,工作人員一再表示,他們與借款人簽訂借貸協議之前,會明確告知借貸有可能產生的費用,并不存在隱瞞費用的現象。
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也進行了體驗調查。上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南太湖新區中南大廈的平安普惠湖州分公司,咨詢借貸相關信息。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沒有主動向記者說明有額外費用,只是強調下載App就可以在線申請。
記者請教了相關專業人士。浙江常益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瞿丹鳴說:“對于民間借貸的利率是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就是雙方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市場貸款報價(LPR)的4倍。利息的4倍要包含本金的利息、逾期利息,還有違約金和其他費用。從藍先生的情況來看,已經超過了LPR的4倍,超出部分應當是無效。像這種情況,當事人可以向主管部門進行投訴?!?/p>
順著律師提出的“當事人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記者首先找到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州監管分局,卻被告知,他們管不了。隨后,記者又找到了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利率確實比較高,但投資咨詢機構不屬于地方金融組織,金融辦也沒有相關的執法依據和手段。
其后,記者又找到了該機構所在的屬地南太湖新區。相關人員表示,各方投訴的問題,他們雖然早已知曉,但無法通過有力的監管措施來對其進行規范,目前只能靠市民提升自身辨別“陷阱”的能力。
《看見》有感
普惠金融的名頭下,用戶并沒有感受到“惠”在哪里。令人擔憂的是,到現在竟然無法明確這究竟是誰的“責任田”,期待能有令人滿意的后續。同時,我們想提醒金融機構,既要逐“利”,也要逐“義”;廣大市民也要擦亮眼睛,謹慎再謹慎。只有市民、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擰成一股繩,金融環境才能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