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09:51:00
2024年的大幕已經開啟,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經歷了氣溫異常偏高,也感受過冬日的嚴寒;我們在汛期感受了不斷升級的氣象干旱,也經歷了12次極端強降水事件……
細心的小伙伴發現,在談到天氣氣候時,“極端”“異?!钡仍~被提到的頻率越來越高。2023年,臺州有哪些“氣候故事”值得關注,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
1.寒潮冷空氣接踵南下,正月括蒼山現年度最低溫
1月上半月,氣溫異常偏高4.1℃。下半月,受寒潮、冷空氣相繼影響,氣溫急轉持續偏低,1月15日至31日全市平均氣溫僅5.5℃,較常年偏低1℃;1月25日(正月初四)北部地區最低氣溫僅-4—-6℃,其他地區-2—-4℃,其中括蒼山最低氣溫-15.5℃,創年度全市最低記錄。北部地區出現長達8天的低溫冰凍天氣,對春運交通和人民生產、生活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2.梅雨季非典型,時間晚、總量少,梅中有伏
我市6月17日進入梅汛期,7月11日結束,出入梅時間均較常年偏晚。其間降水過程偏少,平均雨量僅84.1毫米,不足常年四成。梅中有伏,部分地區有酷熱天氣,全市平均35℃以上高溫日數達12.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近8天;38℃以上高溫日數全市平均達3.1天,比常年同期偏多2.3天。
3.降雨偏少旱情升級,7月長潭水位創20年新低
上半年,我市氣溫偏高,降雨持續偏少,3月中旬水庫水位已創2005年以來新低。5月下半月到7月底,氣溫異常偏高,蒸發量刷新6年最高,全市氣象干旱進一步升級。6月底到7月我市氣象干旱指數一度躍居全省第一,大部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旱情,溫嶺、玉環部分地區達特旱。持續高溫少雨,致水庫蓄水率嚴重不足,7月26日長潭水位持續下降至23.8米,再創年內新低。
4.“杜蘇芮”送來及時雨,緩解旱情保供水
7月26日至30日,在臺風“杜蘇芮”持續影響下,全市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過程面雨量196.7毫米,其中括蒼山脈、天臺山脈迎風坡累計雨量普遍達300毫米以上,單點最大臨海上白巖570.7毫米。經評估,臺風“杜蘇芮”對我市降雨影響位列1971年以來7月登陸福建臺風歷史第三,有效緩解了臺州各地的旱情,增加了水庫蓄水量,總體影響利大于弊。
5.“卡努”路徑大急轉,東海長時間回旋
臺風“卡努”生成后快速增強,穩定向西北方向移動,進入東海海域后,直逼我市南部沿海。8月3日晚9時,“卡努”路徑發生大轉折,4日至9日在東海呈“S”形回旋?!翱ㄅ睂ξ沂杏绊懣傮w風大于雨,雨量僅小到中等。
6.大風冰雹強對流,氣象預警保平安
3月至8月對流性天氣多發,共出現8級以上雷暴大風事件20余次;其中7月1日、10日和12日,黃巖江口、仙居楊豐山、臨海安橋分別出現災害性雷暴大風。在強盛發展的冷暖空氣交匯之下,共出現了3次冰雹事件,其中3月22日,溫嶺、玉環共6個鎮街被冰雹襲擊。
7.極端強降水頻發,突發性局地性強
出梅后,我市累計出現12次極端強降水事件(日雨量超過100毫米),其中7月20日和8月22日受午后強對流雨帶發展影響,出現極端短時強降雨事件,氣象部門及時發布暴雨紅色預警。11月4日傍晚到5日早晨,在強盛暖濕氣流背景下,沿海地區出現雨帶“列車效應”現象,引發了一次深秋少見的大暴雨天氣,溫嶺、三門和臨海境內6個鄉鎮出現大暴雨天氣。
8.國慶冷熱大反轉,夏秋換季瞬息轉變
國慶前期我市天氣連晴,氣溫偏高,體感宛如夏季。10月1日至5日白天最高氣溫達28—30℃,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約2℃。假日后期,在冷空氣、臺風和降水的共同影響下,氣溫迅速下降,完成夏秋轉換。
9.厄爾尼諾大背景,各地秋季歷史最暖
3月以來,全市各地降水日數較常年偏少,各月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尤其是今年秋季(9至11月)晴多雨少,全市平均日照564.5小時,較常年偏多三成;平均氣溫21.1℃,較常年偏高1.2℃。以市區為例,2023年秋季平均氣溫21.9℃,11月上半月市區氣溫仍在26—28℃,現1951年以來最暖秋季。
10.歲末強寒潮來襲,斷崖降溫一夜入冬
12月上半月,我市氣溫異常偏高。下半月強寒潮、冷空氣相繼南下,一夜入冬。12月14日至17日氣溫斷崖式下降,過程降溫幅度達12—16℃,主城區48小時降幅為1974年以來最大。12月19日夜里,第二股冷空氣抵達,我市中北部地區最低氣溫均創近7年12月新低。12月,各地持續低溫冰凍天數普遍達到近6年來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