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09:51:13
“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被授予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上榜“中國十大秀美之城”、城市空氣質量穩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列、成功入選2023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近日,臺州市生態環境局盤點2023年生態環保工作,解讀開啟臺州幸福之門的生態環境“密碼”。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受城鄉面源污染、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等影響,臺州雖然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甚至水質改善幅度一度排名全省第一,但仍存在部分區域水質不穩定,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等問題,汛期污染問題仍較為突出。
作為省級汛期污染防治試點地區,我市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以永寧河流域為突破口,結合入河排水口“查—測—溯—治”、入河排污強度分析和河道走航排查等工作,開展汛期污染防治試點工作,構建入河污染源強數據庫,建立汛期污染預測預警平臺,有效解決汛期反復污染河道水質。
去年1—11月,全市縣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為93.1%,41個縣級以上、千噸萬人及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國家試點初具雛形,永寧河汛期污染防治省級試點初見成效。
作為全省海岸線最長的地市,臺州深入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強化入海河流氮磷控制,推進河海同治。全省首創實施入海排污口分類分級管理,完成861個海水養殖項目摸排,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去年1—11月,全市6條主要入海河流(溪閘)總氮100%達標,臺州灣成功入選省美麗海灣(第一批),大陳島諸灣入選省美麗海灣建設培育單元。
不僅如此,臺州還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完成重點行業和特色行業企業低VOCs源頭替代、低效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去年1—11月,臺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76,全省排名第3,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第13;AQI優良率為95.8%,PM2.5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
此外,臺州還強化土壤源頭污染防治,完成全市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形成污染源全口徑清單,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并在全省率先制定工業企業副產物環境管理指南,椒江區、臨海市獲評省級三星“無廢城市”,今年累計創建223個“無廢細胞”。
服務發展出實招
完成榮盛新材料(臺州)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噸高端化工新材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三期項目等62個省、市“千項萬億”工程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和備案,豁免環評20個……去年,臺州市生態環境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生態環境領域十條硬核舉措等惠企政策,助力項目應批盡批、快審快批。
做好服務的同時,我市生態環境部門也持續深入開展“綠劍2023”、“兩打”等生態環境執法專項行動,以數字化賦能提升精準執法水平。
去年前11個月,全市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449件、罰款金額7147.50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68件,行政拘留34人、刑事拘留60人,辦理五類案件117件。落實長三角地區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對37起輕微違法行為免罰507.5萬元,對311起輕微違法行為減輕企業罰款2207萬元。執法正面清單再擴面至172家,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依托“全生態圈環保大腦”數字平臺,我市還建成問題全流程管控、進度實時抓取、綜合展現整體智治的督察整改數字化閉環智慧應用場景。對全市系列督察整改工作涉及的625項整改任務共1878個點位開展“回頭看”實地核查,問題發現率由27.9%下降至4.3%。截至目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已全面完成整改及銷號,實現見底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