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10:41:40
這兩天,很多人的微信里迅速多了好幾個群,大家分享藥品信息,也交流“陽了”之后的心得。連日來,群里的熱點從問藥、問抗原試劑,漸漸變成具體病癥的討論和用藥疑問。直到有人問到退燒藥的使用和多種藥物疊加吃的時候,群里一個人坐不住了,一句“我是醫生”,讓這個囤藥群瞬間變成了義診群。
這個醫生是鹿城區濱江街道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朝勇醫生。當天,管醫生在社區衛生院看了一天門診正打算休息,發現社區微信群里很多市民在互相咨詢、解答用藥問題。
網友A問:38.5℃要不要吃退燒藥?網友B答:吃啊,你這都高燒了。
網友A說:喝了包感冒靈,這會兒感覺在發汗了。
管朝勇趕緊接腔:可以先不吃。感冒靈有退熱成分,不建議再加退熱藥。建議多喝水,觀察觀察。
本來正打算再疊加吃退燒藥的網友向熱心人表達感謝,管朝勇說:我是衛生院的醫生。
一句“我是醫生”頓時引發后續一屏又一屏的熱烈咨詢。管朝勇也不拒絕,告訴網友們,自己白天有些忙,晚上只管@他。
網友問:“可以加你好友嗎?”
“加?!币痪渌煸?。
網友“胖子永遠討厭夏天”認出了管朝勇的頭像,告訴大家:“這是社區管醫生,他人很好的?!?/p>
管朝勇是轄區里近千位居民的簽約家庭醫生,他自己也住在附近。對他來說,患者也是鄰居,平時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一旦有個頭疼腦熱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簽約的患者,他都樂意給一些建議。當天看到網友之間關于用藥的“瞎指揮”,他便有些著急,“重復用藥會帶來風險,我就冒了個泡?!?/p>
這個“泡”一冒,就一直冒到了晚上11點多。
管朝勇告訴記者,本月上旬,《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公布后,他便開始關注社區患者的動態,當陸陸續續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曬出自己“陽了”,他都會問一下相關情況,給一些居家治療的建議。
“大家都是第一次嘛,難免會慌張,我也就是順手打幾個字,隨口講兩句?!惫艹乱苍S不知道,他的隨口兩句給“小陽人”們帶來的安心豈止這一瞬間。
當天一番線上義診,管朝勇的微信朋友圈又“擴容”了,不只群內的網友加他,還有不少人介紹自己親朋好友、同事加他微信,市民林女士感嘆:“身邊有個醫生,可真好呀!”
在我市,目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執業(助理)醫師約5000人,近段時間以來,他們終日在各自崗位上忙碌,問診、開藥、紓解患者情緒。
微信群義診次日,管朝勇值的班是社區衛生中心的發熱門診,一天下來看了140多位患者。采訪他時,他囑咐記者:“你寫一寫居家治療的老人和小孩子,發熱了一定要引起注意,老人會有并發癥,小孩子則可能發生驚厥,自己不要亂用藥,有事找醫生問一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