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網

新聞門戶
歡迎監督
真實溫暖豐富的網上浙江!

溫州打造890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2022-12-29 11:49:34

“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圈”出百姓幸福感,樂享家門口的公共文化盛宴。

  2021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印發《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要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覆蓋率達100%,這也是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高質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先行省的實施意見》的重要內容。

  省政府將“建設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作為2022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之一的“浙文惠享”重要內容。這項工作,浙江成效如何,溫州又如何答卷?本期《委員觀察》欄目予以重點關注。

  溫州已打造890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是指城鄉居民走出家門,步行15分鐘左右,在居民住宅區輻射半徑1.5公里左右(城市文化圈輻射半徑為1公里),即可到達至少3個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間,實現錯時開放、場館預約、文化活動等六大服務功能,讓群眾享受高品質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這個“圈”是精神富有民生最小單位,關鍵要義是鑄魂、便利、品質。目標體系是要統籌“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內的公共資源,讓文化服務無處不在;挖掘社會公共資源為民所用,推動現有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效能最大化。

  作為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提出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省份,浙江還制定了《浙江省“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指南》《“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建設認定辦法》《2022年省政府民生實事建設標準及進度核驗標準(“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指數”評價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明確了建設要求、可量化的核心指標等,確保文化圈建設進度可控、內容規范。

  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探索,浙江這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8288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其中溫州市已打造890個。

  今年是浙江開展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第一年。近日,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通過調研發現,在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推進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如資金保障存在缺口、項目建設質量不一、效能發揮不夠充分、制度機制不夠健全等。

  針對上述問題,調研組提出,要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建設新時代文化高地”的部署,在深化定義、重視質量、強化保障和協同推進上進一步下功夫,把“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這件實事做實、做好、做成先行示范,打造成浙江百姓家門口的“高品質文化便利店”。

  委員聲音

  省政協委員、溫州市文化館館長施麗君:

  提升文化館服務效能,為百姓筑起文化惠民圈

  今年以來,我市全力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工作,串聯和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137家城市書房,240家文化驛站,74家百姓書屋,一萬多支群文團隊,共同打造了890個獨具溫州特色的品質文化生活圈。而這其中,溫州市文化館作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力軍,也在不斷探索新時代公共文化場館服務功能拓展之路,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不論是2013年啟動的市民文化節、公益藝術培訓,還是近年來深受市民喜愛的溫州鼓詞薈、群星劇場、市民文化露臺,市文化館通過發揮文化場館陣地優勢,根據群眾需求優化服務模式,充實服務項目,為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奠定了群眾文化基礎。為進一步提升文化館服務效能,以優質文化服務構筑百姓家門口的幸福生活圈,建議:

  一是以品牌活動為抓手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為落實文化惠民政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多年來,溫州市文化館創立了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動,包括溫州藝術節、市民文化節等以節慶為載體搭建的百姓展示平臺,文化驛站、文化講堂等以分享會的形式打造的市民家門口的文化會客廳,鄉村藝術團、公益大聯盟等則是通過聯動社會力量,打通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當前全省正著力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工作,我市要進一步發揮品牌活動影響力和服務力,通過廣泛開展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和遍布基層的鄉村文藝繁星計劃,為全民藝術普及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二是以場館空間為延伸提升文化品位。應充分利用文化場館進行服務功能拓展,創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務方式,推動文旅融合工作,比如溫州市文化館在原有品牌項目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了“溫州鼓詞薈”“市民文化露臺”“群星劇場”等陣地品牌服務,既為基層群眾打造了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平臺,又向外地游客展示了溫州地方傳統文化,受到了市民的廣泛好評。

  三是以數字文化為紐帶實現資源共享。去年以來,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實現了突破式飛躍。數字化這套“房子”的“硬裝”已初見雛形,高品質的“軟裝”服務也要跟上,應進一步加強文化館數字資源建設。加強與浙江智慧文化云的入駐與資源對接,形成文化館數字文化服務“線上一張網”,矩陣式推廣各地區特色文化活動與優質的數字資源,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讓群眾更加便利云享文化圈成果。

  市政協委員、溫州市圖書館業務辦公室主任毛薇潔:

  高質量建設城市書房,助力提升“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能級

  作為溫州首創、具有全國引領作用的公共文化品牌,城市書房是探索公共文化新型空間、賦能人民精神共富的溫州實踐,也是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實踐案例。近年來,溫州圍繞公共文化設施“品質化+特色化”的建設理念,將城市書房建設納入“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版圖,為市民提供免費、均等、無障礙的閱讀服務,不斷提升“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能級。建設“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城市書房的帶動作用愈發重要。為此建議:

  一是推廣實施城市書房標準化,推進更多書房“入圈”。近年來,市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文件,規范城市書房的建設、管理、服務與考核,包括制定全國首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地方標準等。建議在省級層面推進城市書房標準化的貫徹和實施,讓溫州城市書房建設標準走向全國,更好發揮公共文化示范項目在文化建設中的示范性和引領性。

  二是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實現書房建設“破圈”。當前,溫州按照“基本普惠+特色提升”的標準,通過社會力量合作,有效整合跨界資源,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題書房和智慧化書房。但放眼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的目標,還需要出臺制定更多政策,鼓勵和吸引更加廣泛、更多類型的民間組織和社會力量加入,完善城市書房體系的品質提升,促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服務升級。

  三是讓“文藝星火”點亮書房,提升書房內涵氣質。我市每年組織圖書館和閱讀推廣人、文化志愿者,走進全市城市書房開展“非遺進書房”等各類文化活動200余場次,發揮了閱讀陣地在文化圈的帶動效應。接下來,應結合“文藝星火賦美工程”,鼓勵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文藝活動走進城市書房,讓文藝融入書房,提升書房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氣質,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精神文化生活。

  市政協委員、溫州廣電傳媒集團經濟科教頻道副總監翁邏沿:

  擴大知曉面,提升“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使用價值

  截至目前,溫州已建成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有890個。這個數量并不少,但仍然有不少市民并沒有體會到這些就在身邊的“文化圈”。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信息不對稱,許多老百姓并不知道“文化圈”的打造,或者是老百姓享受過該項服務,但并不知道這就是“文化圈”打造的成果;需求不匹配,有的地方以老年居民為主,但周邊“文化圈”又偏重青年人需求,導致這部分老年人感受不到身邊“文化圈”的價值;存在感不強,一些地方“文化圈”里的陣地建設好了,但因為資金、管理、人員等一系列問題,導致難以常態化運行。為此建議:

  一是擴大宣傳??梢越枇Ξ斚旅襟w融合趨勢,創設一些有針對性的宣傳載體,讓百姓知曉并與政府共同打造服務于他們自己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二是提升質量。更加注重各個“文化圈”的個性特色和精神底色。積極引導文化圈準確解碼區域文化基因,設計個性建設內容,打造“一圈一品”,助力文旅產業發展與扎實辦好民生實事相得益彰。

  三是激發活力。通過評比、獎勵等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如引導相關文體社團,參與力量薄弱陣地的運維。在滿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是在扶持文體社團的蓬勃發展。

  四是數字賦能。今年10月,省文化廳發布了“品質文化惠享·浙里文化圈”小程序。將省級和杭州的文化資源在數字平臺上進行整合,有效解決公共文化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建議將這一功能集成到即將上線的由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聯手孵化的全新移動客戶端上,更好滿足群眾文化活動需求。


?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每日更新|久久综合久久鬼色|先锋影音va中文资源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