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0:53:32
距離溫州市中心醫院不足一公里的公園路上,熙來攘往的行人與商鋪前張燈結彩的熱鬧景象在告訴我們,這個城市久違的煙火氣終于回來了。
“嘀嘟~嘀嘟~”120救護車聲音將記者的目光帶回市中心醫院。一例患者被送到了該院急診科,“一二三!”在急診大廳門口守候的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一起將病患轉移到病床上,爭分奪秒推入了急診科的大門。
此時是1月7日上午8時15分,不到一千平方米的急診室內,醫患的交流、機器的滴答,伴隨著嘈雜的聲音,組成了急診科緊張有序的氛圍。
輸液架上的床位號
“有沒有呼吸困難?”“有沒有基礎疾???”分診臺前,護士熟練地給剛剛送來的老人測體溫量血壓,向家屬詢問病情,初步記錄后,把一塊寫著50的床位號發給了患者家屬。
在這里,每張床的輸液架上,都掛著一張床位號,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守護的健康和安寧。
“醫生幫我看看情況吧?!?1床家屬拉住了副院長繆心軍??娦能娸p輕握住老人的手,拿出隨身攜帶的血氧儀夾住她的手指,一邊觀察一邊詢問情況?!耙欢ㄒP注呼吸情況,如果有呼吸困難,要通知醫務人員,他們也會來巡視的?!彼麌诟赖?。
每隔一小時,護士林逸婧就要記錄一次患者生命體征。這時32床發出血壓過低的提醒聲,她趕到床前為老人重新測量了血壓?!耙⒁獯骱醚鯕?,不要掉出來,這個血氧的數值不要低于90?!彼嵝鸭覍?。在回護士站的路上,她又為5床停用了胰島素,還幫33床的氧氣更換了濕化瓶。
另一邊,急診科副主任李勇正在對患者進行巡視,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鞍⒐杏X怎么樣”“能吃得下盡量吃一些,我讓針灸科的醫生過來幫你調理一下胃口”“趴睡很好,但是要注意氧氣管要戴好”……
他們默契地、一刻不停地,維系著急診科這個精密復雜的機器正常運轉。
讓患者“流動”起來
“剛剛過去的兩周,真的太難了?!奔痹\科護士長黃紅艷帶著擴音器在人群中格外顯眼。她用略帶沙啞低沉的嗓音告訴記者,兩周前一個夜班,7名醫護人員同時出現癥狀,有發高燒的、有肌肉酸痛的、有頭痛欲裂的……他們靠著科室里僅剩的5顆止痛藥,7個人分著吃,熬過了夜班?!八腥硕几腥玖艘槐?,但沒有一個人撤退?!毖哉Z中她紅了眼眶。
“這里有呼吸設備,醫務人員非常專業,我們比較放心?!毙炫康哪赣H柯阿婆在去年12月底住進急診室,這幾日醫務人員的艱辛她看在眼里,“他們都堅持帶病上班,有時候走路也走不穩?!蓖ㄟ^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柯阿婆當天可以轉到呼吸科了。
在全院各科室的支持下,急診科的患者正快速“流動起來”。
急診科主治醫師章若斯熟練地擠過人群,來到分診臺前:“93床住呼吸科?!闭f完,又疾步回到了電腦前。他手里拿著數張A4紙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急診科各個床位病人的情況,他一邊翻著電腦查詢記錄,一邊與幾位其他科室的醫生討論對接可以收治的病人。
“55床和96床在哪里,可以住進去了?!秉S紅艷在病床中尋找。96床只有一位陪護,她便和幾位護士一起將病人轉運到病房。
“目前呼吸科的病人占全院病人的80%?!闭诂F場帶隊指揮分流病人的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黃建平說,市中心醫院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整合全院醫療資源向一線救治傾斜。采用“全院一張床”模式,各監護室及呼吸科收治重癥、危重癥患者,內科系統收治有基礎疾病的重癥傾向患者,外科收治普通型患者。
“上午急診科收治了20位患者,分流到住院部40位?!?1時30分,急診室“難得”空出了許多位置,黃建平緊繃多日的心稍稍落地,“今天的急診科可以落腳了,是個積極的信號?!?/p>
盡管收治病人的壓力仍在高位,但在醫院各科室的支援下,流程正慢慢理順,趨于穩定,最難的時候已經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