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網

新聞門戶
歡迎監督
真實溫暖豐富的網上浙江!

左腳浙江,右腳上海 從一個“跨界”村莊看一體化的深度融合

2024-06-11 09:31:24

今年72歲的嘉興平湖新倉鎮的老人胡雪金,每天早上都有散步的習慣。不過,他散步可不是就在家門口,而是從浙江走到上海,來一個妥妥的“跨省散步”。

胡雪金所在的中華村,位于浙江與上海交界處,行政上隸屬于平湖新倉鎮。在這里,左腳浙江,右腳上海,雖身處省界,卻“無感”跨界。

跨省“借電”,從近鄰走向“緊鄰”

聊起浙滬兩地的聯系,也就是現在的“融合”,在胡雪金看來,從來就沒有斷過,而且是越走越“親”。

胡雪金曾擔任過村支書,那時候他所在的村子叫楊盛村。2013年,楊盛村并入了現在的中華村。

胡雪金的家,距離浙江新倉鎮和上海廊下鎮的界河不過幾百米的距離。這就是他每天早晨可以“跨省散步”的便利。

“平日里,我們跟上海那邊村民交往很多,就像鄰居一樣,而且兩邊也都有親戚?!焙┙鹫f,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浙江這邊夏天農村經常有停電的情況,上海那邊卻很少停電?!拔覀兙腿ド虾D沁叺拇迩f‘借電’,拉一根電線就行了?!?/p>

為了更好地了解浙江、上?!坝H密”的程度,胡雪金提議記者跟他一起來一次“跨省散步”。

走出胡雪金的家門,往北走十來分鐘,就繞到了平湖廣陳鎮、新倉鎮和上海廊下鎮三鎮交界處的一條小河。河道不寬,有座很小的石板橋。過了石板橋,胡雪金告訴記者,上海到了。

橋那邊是上海一個叫楓葉島的地方,那個村子過去叫謝張村,后來并入了山塘村。其實從地圖上看,這是一個嵌入浙江的獨立村莊,也算是一個小旅游區。每年楓葉紅的時候,很多游客會涌入打卡。

一路走過,胡雪金不時地和上海村莊里的熟人打著招呼。其中一位88歲的上海彭姓老朋友,拎著一個菜籃子。兩個人見面分外親切,拉著手說著記者聽不太懂的方言。

“浙滬”人家:擁有浙江和上海兩地戶籍

浙滬“跨界”交流不僅僅是民間淳樸的村民間的走動,兩地的融合發展也帶來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跨界”。

“我們這邊跟上海的關系,可以說是扯不斷理還亂。別的不說,像我們中華村,很多家庭在上海那邊要么有親戚,要么有人在那邊上班或做生意。同樣,也有很多上海人在我們這邊工作生活?!敝腥A村黨委副書記吳益君說。

在中華村村委會上班的錢馨,就是一個典型的“浙滬融合”人家。錢馨的爸爸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后來認識了她的媽媽,但是錢馨的外公外婆不希望女兒嫁到上海,于是錢馨的爸爸就來到了平湖,把家安在了中華村,但是她爸爸也舍不得放棄上海戶口,一直以來沒有遷戶到浙江。這樣一來,夫妻倆的戶口就分屬了兩個地方。再后來有了孩子,錢馨是老大,戶口隨媽媽落在了浙江,弟弟的戶口則隨爸爸落在了上海。

如今,錢馨的弟弟正在上海讀高中,她爸爸在上海金山一個公司上班,每天往返于浙江與上海之間,不過二十公里的距離,沒有感覺有多不方便。錢馨和母親在浙江這邊工作,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浙滬”家庭。

記者手記

人文是促成一體化最深層的基因

這片土地上歷史與地理元素形成的特殊“基因”,就如一個人的性格形成的成長環境,有著天然的可融元素。

兩省市都擁有一個“中華村”,且咫尺之隔,本身就是這種共融的細節顯露。

采訪中,胡雪金老人還帶記者來到平湖廣陳鎮與上海的交界處,這里也有兩個各屬于浙滬的村莊:浙江平湖廣陳鎮山塘村和上海金山廊下鎮山塘村。兩村由不過十米長的石橋連接。站在橋上,往南走幾步是浙江,往北走幾步是上海。一個完全融合的旅游區“山塘明月”正在精心打造。兩個村子在“你來我往”中,早已跨越了地理界限,從近鄰走向了“緊鄰”。

這是一體化在民生方面的一個細節,其中孕育著為抹平溝壑一體化發展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而這個區域內三省一市本有的人文脈絡則為這樣的“抹平”提供了地域上的歷史便捷。

再如,嘉興平湖的新倉鎮、廣陳鎮和上海的廊下鎮、呂巷鎮、張堰鎮共同倡議的“田園五鎮”,主打農業深耕項目,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已經碩果累累。

共融表層上是經濟的互通,深層則是人文的深度交融。這是形成觀念、認同感進而快速融合的強大基因。

如“中華村”“山塘村”這種表層奇特之下,正是快速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滾滾洪流。


?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每日更新|久久综合久久鬼色|先锋影音va中文资源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