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09:45:27
昨天是紹興第六個“古城保護日”,紹興舉辦了以“傳承運河文脈 守護古城煙火”為主題的“古城保護日”活動。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學者齊聚紹興,多元論證紹興古城遺產的普遍價值,比較研究國內外同類遺產城市的保護利用,為紹興文化遺產保護獻計獻策。
圍繞打造“國際品質、中國氣派、江南特色”世界級古城的目標,紹興古城堅持“保護第一、最小干預”的原則,守護傳統格局和風貌肌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保護利用之路,一直以來備受國內外關注。當天的主題活動回顧了古城保護利用五周年工作,發布了紹興古城考古成果,以及“倉橋直街”保護經驗及提升行動計劃。
9.09平方公里的紹興古城內,2500多年來歷史文脈代代相傳。通過強保護、微更新,秦磚漢瓦、唐宋碑橋、明清樓閣屋宇,在古城內隨處可見。南宋之時的436個地點、110座橋梁和眾多地名,至今仍“生存”在古城之中。
值得關注的是,活動現場,紹興古城申遺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面向全球古城保護領域院士專家的會客廳,也是深植于紹興古城的創新運營中心。通過這一平臺,紹興將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古城內的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和創新理念,提升古城的整體保護水平和文化影響力,為古城的復興注入新的動力。
紹興市委書記施惠芳表示,紹興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吸收專家智慧和研討成果,正確把握古城保護利用的價值邏輯,優化古城保護利用的具體路徑,踐行古城保護利用的人民屬性,努力打造賡續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的紹興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