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13:24:15
日前,紹興柯橋區經濟“半年報”新鮮出爐——今年上半年,柯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20.88億元,經濟總量重回全省前十。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16.4%、16.9%。
在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人與城市的相互成就。多年來,柯橋持續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經濟總量擴大,產業加速集聚,創造了更廣闊的事業舞臺;更多人才選擇扎根于此,在“國際紡都”奉獻才華、創造價值,也收獲人生美好。
今年,柯橋正式提出要打造一座“柯·創之城”,不斷擦亮“創業型”人才生態品牌,讓每個夢想都值得被看見。
騰籠換鳥 塑造“創”的發展優勢
走進浙江壹迦科技產業園,咖啡機的低鳴聲、鍵盤的敲擊聲、偶爾傳出的討論聲交織成一首“創新創業交響曲”。
“原先是深耕于‘一塊布’的世界,現在每天都在接待考察團隊,用心做好服務,既繁忙又幸福?!痹摦a業園負責人、浙江華港染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潔萍笑著說,產業園取名“壹迦”正是“一家”的諧音,“來的都是‘家人’,我把我的夢想放在了他們身上?!?/p>
2018年,顧潔萍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這一年,浙江華港染織集團有限公司的印染板塊全部搬離柯北工業園區,集聚到藍印時尚小鎮。
“騰挪出來的‘留白’空間不能再走老路,這片園區怎么辦?”當時,恰逢柯橋探索實施新生代企業家到政府部門掛職鍛煉的契機,顧潔萍來到了金柯橋科技城,和招商人員一起奔赴全國“納新”。
那幾個月里,招商考察團一路訪園區、進企業、看項目。在北京中關村、西安創業咖啡街區、西南科大科技園等地的考察中,目睹一個個創業者持續“造夢”,為青年人才打造一方“創業熱土”的想法也在顧潔萍的心中愈加清晰。
2020年底,這片印染產業搬離的空地上再次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浙江壹迦科技產業園動工建設,這也是柯橋首批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民營孵化園區之一。
“目前,科技園一期和二期都已完工。今年年底三期項目完工后,總建筑面積預計達到15萬平方米?!鳖櫇嵠冀榻B,科技園已引進數十家高新技術企業,覆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初步形成了新質生產力矩陣。
“四鏈融合” 形成“創”的發展合力
三年前,酷凌時代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創始人朱元成剛剛來到柯橋,就下定了決心,將這個城市作為公司在長三角地區發展的新據點。
“柯橋的區位是個很大的優勢?!敝煸烧f,公司有三成的業務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柯橋地處杭甬30分鐘交通圈以及上海1.5小時交通圈,去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也只要半個小時?!霸缟?點從深圳總部坐飛機出發,還能趕上柯橋公司8點半的早會,非常便利?!?/p>
在創業的過程中,朱元成與同伴們也是“邊走邊摸索”,在微型制冷系統這一細分賽道上不斷攀登。據介紹,與傳統設備相比,該公司研發的產品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在制冷、激光器和LED散熱等領域已成為行業標桿。過去兩年里,公司實現了40%的業務年復合增長。
在朱元成看來,“柯·創之城”的魅力除了技術與產品的快速迭代,還有不斷創新的服務體系與管理理念?!皝淼娇聵蚝?,‘酷凌時代’快速發展,已完成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定,這背后除了有給力的政策支持,也因為加入了一個個高端‘朋友圈’,與這片土地上的創業者們一起交流、相互啟發?!?/p>
同樣在柯橋收獲頗豐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立桅?!笆治障冗M技術,最迫切的就是與市場搶時間?!比ツ?,他領銜的鋰電池正極安全添加劑項目落戶馬鞍街道,而900多萬元的項目資助額以及5000萬元的股權融資款,成了他“圓夢”的支點。目前,該項目萬噸級的生產基地正在啟動籌建工作,預計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
顯然,“聚人”的賽道上,柯橋在產業、人才、創新、資本的“四鏈融合”功不可沒。對于帶技術、帶項目到柯橋創業的人才,當地給予最高1000萬元項目啟動資助、6年場地補貼,后續按照發展階段給予銷售獎勵、股權投資獎勵、貸款貼息等,為創業者鋪設一條無障礙的成長跑道。目前,柯橋已經累計引育296個優質人才企業與項目,近五年兌現人才資金11.6億元。
向新而行 駛向“創”的美好未來
人才服務沒有“天花板”。面向高質量發展,每座城市或許都有“人才焦慮”。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王輝耀曾說,各地制定人才戰略時,要突出當地核心優勢,才能實現最佳引才引智目標。
縱觀長三角地區,杭州擦亮“杭向未來”人才品牌,奮力打造未來產業新天堂;蘇州則構建起“你只需要一個背包,其他‘包’在蘇州身上”的優質創業生態。面對大城市的虹吸以及同質化的用人需求,既要借鑒其成功之道,也要挖掘自身特色?!翱隆撝恰盜P的提出,是一次很好的總結和再出發。
“從創業初期的‘馬路布街’到如今的‘國際紡都’,在城市發展的脈絡中,柯橋的創業基因一次次呈現了顯性表達?!笨聵騾^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前,柯橋人才資源雖然豐富,但仍然存在產業聚焦度不夠、資源整合度不強等短板?!翱隆撝恰钡拇蛟?,是將城市的創業內涵從“紡織”到“科創”的升級,更是以品牌化理念凝聚創業型城市的發展共識。
去年5月,柯橋舉辦首屆人才科創周系列活動,首次打出“創業型城市”人才生態品牌。今年5月,柯橋又推出“520計劃”——5年內每年引育20個高估值人才項目、20位高層次戰略人才。
從某種意義來說,“520計劃”不僅是一場頗具儀式感的“告白”,更是與人才共赴未來的情感紐帶。據介紹,柯橋打造了“人才+基金+園區”聯合創新體,集全區優勢力量搞創新;配備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人才創客廳,讓創業不再是“孤軍奮戰”;安排了“迭代+升級”的“政策創管家”,人來了就能享受最優政策支持。
今年初,柯橋還啟動施行“青年安家”購房計劃,只要符合條件的青年,一年內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將享受最高25萬元的政府補貼。若是人才結伴來柯橋,還可享受“房票疊加、額度上浮”雙重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