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09:18:12
從杭州乘車出發,走杭金衢高速,從次塢互通下,不到5分鐘車程,就能看到近千畝的土地上廠房林立,物流往來繁忙,靠近馬路的一側,立著“臨杭產業園”五個金燦燦的大字。
園區入口不遠處,一座淡黃色建筑有些顯眼,外立面上一句口號“有坡屋面的地方,就有新西湖的風采”顯示著這家企業的杭州“血統”。
自2018年搬到諸暨,浙江晶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達科技”)六年間營收增長了近七成。在該公司董事長高建明看來,這次搬遷打開了企業發展的新空間,是一場產業轉移的“雙向奔赴”,也見證著“杭紹同城”步伐的加速。
從蕭山到諸暨,生產無縫銜接
“晶達科技是落地臨杭產業園的第一批企業之一?!备呓鞑僦豢谑捝椒窖蚤_門見山地說。晶達科技起步于杭州蕭山,專注于屋面防水材料瀝青瓦、金屬瓦等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制造,產品遠銷新加坡、南非、越南、印度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生產能力可達800萬平方米,年產量在國內市場中位列前三,“但公司成立多年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靠租用廠房生產,這次搬遷,讓我們真正有了‘家’?!?/p>
高建明所說的搬遷開始于2016年。當時,隨著杭州城市規劃調整,不少像晶達科技一樣的企業面臨拆遷,急需新的承接地?!爱敃r我們對次塢完全不了解,更談不上看好,但次塢鎮的領導上門來推介,諸暨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也組隊來公司調研考察,于是就去考察了一下?!彼弥?,當年諸暨提出“北承南接”,次塢鎮成為諸暨承接杭州產業轉移的北大門、橋頭堡,為此鎮里劃出800畝土地,謀劃成立一個臨杭產業園。
2016年底,晶達科技開啟“邊搬家邊生產”模式。半年不到,新廠房就開始施工,40畝土地,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主體工程是3幢廠房。
2018年5月25日,高建明對這個日子記憶猶新:“這一天,次塢的三個生產車間造好了,設備到位,開始試生產,和蕭山基本上是無縫銜接,鎮里給了我們了很多支持?!?/p>
開拓海外市場,生產線迭代新生
走進晶達科技寬敞整潔的廠房,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一捆捆鋼卷經過沖壓、噴膠、上砂等多道工序后,最終形成了顏色各異、質感高級的金屬瓦片。
“搬到次塢第二年,我們投資千萬元從新西蘭引進了這條金屬瓦全自動生產線?!备呓鹘榻B,再加上2條國內先進的玻纖胎瀝青瓦自動生產線和1條高分子防水卷材生產線,日產量達到2萬平方米,比以前翻了一番?!霸仍谑捝?,我們只有20來畝地、一條瀝青瓦生產線,年產值在4000萬元左右?!边@次搬家對企業無疑是一次大升級。這幾年,晶達科技陸續獲評國家級高新科技企業、浙江省科技型企業、紹興市研發中心。
隨著新生產線的引進,晶達科技還打開了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2019年,企業生產的金屬瓦遠銷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就在去年,公司又引進具有國際、國內專利的鎖扣式彩石金屬瓦。新產品綠色環保、美觀輕便,還具有抗雨雪冰雹、防風耐熱等功能,目前已經批量出口到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深受好評。
“近一兩年,我們的外貿訂單量明顯上來了,每個月要發出四五十個貨柜,折合訂單金額在400萬元左右?!睋榻B,截至8月底,晶達科技的銷量已達400萬平方米,今年的訂單已經排到12月份。
從農田到園區,臨杭產業拔節生長
2016年,次塢鎮開始謀劃建設臨杭產業園。2017年年初,總投資40億元、占地千畝的臨杭產業園正式破土動工,這是該鎮產業“融杭”“從無到有”的重要載體。
與晶達科技隔路相望的浙江東盛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入駐臨杭產業園的第一批企業之一。除了看中次塢的區位優勢,該公司總經理馮永明說,入駐此地更是因為當地政府的熱情和重視。如今,馮永明還被次塢鎮聘為招商顧問,幫助招引更多好項目。
近年來,諸暨市迭代升級“與杭同城”三年行動計劃,在產業發展、城鎮建設、人才集智等各方面發力,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隨著該行動計劃的實施,優質杭企紛至沓來。目前,次塢鎮擁有規上工業企業74家,其中杭企超過一半。
與此同時,諸暨圍繞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推出多項融杭惠民政策,讓許多在諸暨工作的杭州市民幸福感持續“升溫”?!拔易≡谑捝?,需要經常往返蕭山和諸暨,諸暨給我們免掉了高速通行費?!备呓髡f,自己過的是雙城生活,卻有著同城體驗。
今年3月發布的《紹興市融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7年,紹興將初步實現融杭重點區域與杭州中心城區同城發展?!耙源螇]鎮為代表的重點區域,將深度對照紹興產業融杭橋頭堡的定位,持續做優營商環境,加快實現產業互聯共鏈提質、創新協同共興強化,構筑產業新高地?!敝T暨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